苏联社会主义建设.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情导航】 1.借鉴为主:近几年的高 1.从考查内容上看: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考查 1.战时共产主 考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 主要体现在苏联领导人的改革政策或外国名人 义政策和新经 着眼点通常是苏联的经 对苏联领导人采取的一些政策的评价上 济政策 济建设为中国现代经济 2 .从考查形式上看: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建设提供的借鉴和教训 仍将是命制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最佳呈现形式。 2 .重点呈现:战时共产 隐性介入社会热点,考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 2.从赫鲁晓夫 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正确地利用计划和市场的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 改革到戈尔巴 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 的过程中保持社会和谐的问题以及苏联的农业 乔夫改革 的改革 政策留下的经验教训与三农问题 【思维导图】 【备考策略】 本专题中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是考查的重点;从命题方式上看,注重把苏联不同时 期的改革作纵向比较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作横向比较。 复习时要理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脉络,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要符合国情,在实践中不断完 善,从中体验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创新性、曲折性。 从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看,分析理解苏联工业化、斯大林模式、国家干预经济模 式、西欧福利国家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利弊,说明其经验教训等仍可能是 2013 年高考命题的重点。 【主干知识整合】 考点一 列宁——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1. 战时共产主义政 (直接过渡)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 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 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 了军事上的胜利。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 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2 . 新经济政 (间接过渡) (1)背景:(见必修二教材) (2) 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 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①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的相同点: 从背景看:都是在面临严重政治、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改革内容看:都涉及农业、工业等各个方面; 从经济体制角度看: ① 所有制方面都是“混合经济” ,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并存; ② 管理方式:市场和计划(行政干预)手段都有; ③ 分配方式:个人所得和福利分配同在。 从影响看:都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会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统治; 从实质看: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都能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区别: ① 根本目的:前者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向社会主义过渡 ; 后者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发展完善资本主义; ② 措施:前者核心措施 国家资本主义; 后者 核心措施 调整工业, ③ 特点:前者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 义经济; 后者是在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