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史学动态“清史是我生命之安宅”—戴逸教授访谈录素材.docxVIP

高中历史史学动态“清史是我生命之安宅”—戴逸教授访谈录素材.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7 “清史是我生命之安宅”——戴逸教授访谈录 作者简介:陈斐,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戴逸,江苏常熟人,生于1926年。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1949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为该校清史研究所教授、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曾任第四届和第五届中国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等。先后赴越南、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讲学。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史稿》、《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乾隆帝及其时代》、《清代人物研究》等,主编《清代人物传稿》、《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清通鉴》等大型著作。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以及越南政府授予的胡志明勋章等。   一、独坐小楼万籁寂,咿唔讽诵朱蓝粲   陈斐 戴先生好!您的故乡常熟自古以来是鱼米之乡,人文荟萃,仅在清代,就涌现出了钱谦益、杨圻等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您走上史学研究之路,应该与地方文化的熏陶有关吧?   戴逸 是啊,常熟的确是个文化底蕴丰厚、名人荟萃的地方。清朝大学士蒋廷锡的府邸就在我家旁边,我青年时代租住的是清初文学宗师钱谦益的荣木楼故居。街上还有不少“进士第”。乡亲以他们为荣,也使我对历史上的人和事产生浓厚兴趣。到上小学能自己读书时,我喜欢上了连环画,常去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租书人那里看小人书,家人给的铜板都花在租书上了。我最喜欢历史故事,尽管小人书里讲的故事有很多并不可信,但却唤起我对历史的兴趣。中学时代,我最喜欢语文和历史。读课本难以满足,就去寻找课外读物。街市上有几家小小的古籍书店,我就常过去贪婪地站着读各种经史子集、诗文词曲。有时碰到特别喜欢的书,就设法买下来。有一次,我买了部残缺的《昭明文选》,非常珍爱,就设法借到完整的本子,一字一句抄着补齐。这样日积月累,到高中时我竟拥有了一个小小的藏书室,于是就用红蓝颜色的笔在藏书上学着圈点。后来我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独坐小楼之上,青灯黄卷,咿唔讽诵,手握彤管,朱蓝粲然。”   陈斐 据说您还有一项“绝活”——诗文吟诵,非常有名。和学生聚会,您兴致高时会来上一段,令人绝倒!叶嘉莹先生抢救、整理和研究中华吟诵,专门派我采录过您的吟诵。您好像是从唐文治先生那里传承下来的?据说无锡一带“唐调”很流行。   戴逸 吟诵是我小时候上语文课的一种常规的学习方法。我初中是在上海读的,高中时到了常熟中学。学校开了一门“中国文学史”课程,全是古文诗赋之类的,就要吟诵。整个中学六年都学古文,没有学过白话文。当时也没见有什么特殊,每个学生都这样读书,也不知道什么“唐调”。吟诵没有谱,老师教一下,我们就跟着唱歌似的吟。每篇作品根据各人理解不同可以有所发挥。老师教我这样吟,我变一种方式也可以。我的体会是,吟诵一方面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像唱歌一样,使学习者体味到古诗文的声韵之美;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看的时候可能理解不深,吟的时候却能体会到其中的意境。我们当时学的每篇课文都是要吟诵的。   我高中时印象最深的老师,就是教我们吟诵的杨毅庵先生。杨先生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毕业的高才生,又有家学渊源,古诗文造诣极高。他把中国文学史讲得非常精彩,令我常常听得入迷。杨先生对我似乎也很欣赏,让我在《中国人名大辞典》和其他书籍中查找古代文士、诗人的小传,汇集成册,用钢板刻印后发给同学们参考。不久,我成了他的义务“助教”。他也悉心教我古文,每到寒、暑假,我几乎每天上午都到他家中补习,他为我和其他学生讲授《左传》、《诗经》、《荀子》、《庄子》和《昭明文选》。他讲授时精神贯注、口若悬河,一篇文章的立意之新、用笔之妙、炼句之工、用字之切,都讲得头头是道。同时,他还能运用古人吟诗诵文的方法,琅琅吟诵。尤其是读词赋和骈体文,神妙之至!我们最喜欢听杨先生吟诗诵文,抑扬顿挫、声遏行云,真是美的享受。在杨先生近三年的指导下,我高中时代就接触到经史子集各部类的书籍。他帮助我奠筑了历史研究的知识基础,是我在学术领域的第一个领路人,至今每逢教师节我总要想起杨先生的殷殷教诲。他去世后安葬在苏州。他的亲人要我写篇墓志铭,我感念师恩,不得不用心撰写。   陈斐 中学时代您就展露才华,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被师友誉为“少年才子”。但报考大学时,您却上了上海交通大学,这是为什么呢?   戴逸 主要是因为抗战期间上海的学校都迁往内地,没有一所像样的文科学校,我不甘心在二三流大学就读。而且当时读文科毫无出路,毕业就失业,因此一狠心,就考进了当时上海最有名的交通大学。但入学后,我对所学铁路管理毫无兴趣,一心向往文科。1946年暑假,北京大学来上海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bai07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