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责任概念分立论下发展与协调.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证明责任概念的分立论下   三、满足立法中的科学和规范   法律概念的准确界定和规范使用不仅是理论明晰和学术交流的需要,也是立法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条件。 孟德斯鸠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明确指出: “法律不要精微玄奥;它是为具有一般理解力的人们制定的。它不 是一种逻辑学的艺术,而是像一个家庭父亲的简单平易的推理。” [30]俄国学者伊林也指出: “制定法的 内容应该这样 ‘抵达’人民,即要让每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毫不费力地明确自己的法律权利、义务和 禁令;它应该实实在在地、明明确确地、清清楚楚地、毫无歧义地深入人民的意识。” [31]尽管法律自身 不可避免的必要的抽象及其与日常生活语言可能存在的差异,使得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并不总是能够达到完 全的、彻底的理解 (特别是那些针对新型领域的法律和技术性较强的规则),但无论如何,尽可能确保人们 能够较为容易的理解法律规则仍是立法者的奋斗目标(只要不是为了一味迎合法律语言的通俗化而牺牲法 律语言所能实现的清晰和确定),也是衡量一部法律的品质的重要指标。立法的明晰和确定不仅可以向受 其规范的人们清晰地、合乎逻辑地展示立法的意图和法律的态度,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规范和指引作用, 而且有利于司法过程中的法官能够毫无障碍地理解和掌握规则,从而正确地完成适用法律的任务。为实现 这一目标, “法律、法规、规章使用的概念本身必须是精确的,即内涵和外延都是明确的,能够切实传达 立法意图。” [32]对于证明责任问题似乎更有必要加以强调,因为正如德国学者普维庭所感叹的: “没有 哪一门学科可以缺少作为其研究对象的确切的概念及其界定,这个规律在证明责任领域尤其适用。就连选 择证明责任这一术语本身都是极为不幸的,因为它最容易引起混淆,对此已形成共识。” [33]   我国《民事诉讼法》 (第 64 条第 1 款)和《民诉法意见》(第 74 条),都仅仅是在提供证据意义上对证 明责任所作的一般性规定。然而,在证明责任本质上是与事实真伪不明相联系的观念基本得到确立的今天, 这种仅仅从行为视角进行界定和规范的做法已经遭到了学者们的诸多质疑和批评。2002 年开始实施的《民 事证据规定》被认为是迄今最为重要的民事诉讼证据方面的司法解释,它不仅比较全面地细化和补充了现 行《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规则,而且在诸多领域作出了开拓性努力,在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之前充当 民事司法证据规则的生力军。证明责任规则在《民事证据规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2 条被认为是证明 责任的一般性规定: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 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 担不利后果。”尽管该条款与之前的证明责任立法相比的确有所进步,但是至少在法律语言表述上,该条 款由于完全在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说的概念框架下展开而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清晰性。如果将该条第 1 款作 为对提供证据责任的规定,应该说没有什么问题, “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表述已经明显地体现了 这一点。换句话说,《民事证据规定》第 2 条第 1 款的内容只是延续了《民事诉讼法》第 64 条第 1 款的 规定而已。然而,《民事证据规定》第 2 条的第 2 款却存在着重大缺陷,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按照学者们的一般理解,第 2 款是关于结果意义证明责任的规定,因为它涉及到了 “当事人承担不 利后果”的问题。但问题在于其中的 “举证责任”究竟在什么意义上被使用?如果是在结果责任的意义上 使用,那么使用一个包含双重含义的术语来实际表示其中的一种含义,而且与另一种含义同时出现在一个 条文中,在立法中并不合适。我们不能指望民众能够像立法者或者学者那样理解这种表述,事实上可能只 有极少数有专门研究的学者和法律起草者才能准确区分该条使用术语的确切含义。其次,第 2 款中的 “举 证责任”的汉语表达极易使人产生提供证据责任的联想,并将其直接等同于第 1 款中的提供证据责任,使 第 2 款实际上成为第 1 款的逻辑延伸,从而导致对证明责任与提供证据责任相区别意义上的“双重含义说”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