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式家庭治疗(20200730172125).pdf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式家庭治疗 尹平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心理治疗界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一些治疗师们把心理治疗的视角从个体自 身,扩大到个体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于是被称为心理治疗领域中的第四势力,家庭治疗学派在 战后的美国拉开了序幕。在随后到来的家庭治疗百家争鸣的时代里,结构式家庭治疗( 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像是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驰骋在众多家庭治疗流派的洪流之中。 结构式家庭治疗发端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由萨尔瓦多 .米纽钦( Salvador Minuchin)创建的。此流派以简洁 和实用两大特点,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称雄于整个家庭治疗界,成为家庭治疗学派中影响最深、应用最 广泛的一个流派,同时也带动了家庭治疗的发展。家庭治疗在进入 21 世纪后,虽然后现代和整合式的家庭 治疗是主流,但结构式家庭治疗,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技术方面,通过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依然是家庭治疗界最具特点的主流学派之一。 第一节:发展历史与代表人物 同其它的家庭治疗流派一样,结构式家庭治疗起源于现实的需要以及新理论的影响。对结构式家庭治疗的 产生起主要影响的方法论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同时还吸收借鉴了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理论和心理学中的依 恋理论。当然这些理论也对整个家庭治疗的产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创立和发展,与米纽钦极具个人魅力的人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技术大师身份有着密切的 关系,甚至有人怀疑结构式家庭治疗的流行是其流派特点所致,还是米纽钦的个人魅力所为。因此,介绍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发展历史,还需从米纽钦的个人发展经历谈起。 米纽钦 1921 年出生于阿根廷的一个叫圣·萨瓦多的小镇,其中四分之一是犹太人。父母都是有着犹太人血 统的俄罗斯移民,父亲经营一家杂货店。他从小生活在一个犹太人的大家族里,受犹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下长大成人。米纽钦是家中老大,有一个妹妹和弟弟。在米纽钦眼里,父亲是慈祥、公正但有距离感的人, 母亲是一个始终陪伴着孩子并保护和约束他们的人。家规很严谨,父亲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母亲则是 主要的照顾者。父母亲分别统治不同的世界,他们的相处之道在于彼此互相需要和支持。 1940年,米纽钦离开家庭开始读医学院,大学第四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三个月。这段经历对他影 响很大,使他开始注意制度的不公性,这也成为他日后工作的动力来源之一。大学毕业后,米纽钦在一家 医院的儿科当一名住院医生,并修医学心理学的课程。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米纽钦受社会目的的感召,从阿根廷远赴以色列自愿在军队当了 18 个月的军医。 1950年,阿以战争结束后不久,他来到美国芝加哥学习儿童精神病学,打算以后回到以色列当一名儿童精 神科医生。在此期间他得到了家庭治疗的先驱者之一纳森 .阿克曼( Nathan Ackerman)的指导,阿克曼是一 可编辑范本 位精神分析取向的儿童精神病学家,这段时期的学习对他将来的治疗家庭理论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完成 培训后, 1952 年米纽钦同新婚不久的太太一同移居以色列, 帮助那些在纳粹大屠杀中幸免于难的欧洲孤儿, 也治疗来自印度、也门、伊朗和摩洛哥的儿童。在那时,他开始深刻地体会到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力,并产 生了对家庭治疗浓厚的兴趣。 1954年,米纽钦再次回到美国,在纽约心理分析中心( William Alanson White )开始接受精神分析的训练, 同时学习了沙利文的人际精神病学,并被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等文化精神分析学说深深地吸引住。 之后米纽钦来到了纽约郊区的威尔特维克( Wiltwych )男子学校,一所专门收留犯罪青少年的学校做一名 住校精神科医生。在那里,他和同事们主要处理来自纽约贫民窟或黑人和拉丁美洲移民中贫困家庭的青少 年心理和行为问题。 1959 年,米纽钦受到 D. 杰克逊( Don Jackson)的一篇文章的启发,开始把注意力转 向儿童个体之外,去检查和分析他们的家庭背景。他发现这些儿童的家庭,通常有多重问题和分离的家庭 结构,同时他还关注在贫困环境下的生活经历是如何影响家庭功能的。 于是,米纽钦

文档评论(0)

MTY1526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