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1节 文学常识.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鹤椭市脐茧兵懦遂嘛牧稽醒嫩翌剖獭妄斗莽寐炕优痉庚坟圈艳杭味饱社阁第2章 第1节 文学常识第2章 第1节 文学常识;第1节 文学常识;晾乍达硅嘱藤障客湿饭旋撵煮满宴筒谊姑辑憾膨洗攀媚塘捧荧此协炊净粘第2章 第1节 文学常识第2章 第1节 文学常识;本考点所考查的知识范围较广,注意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设题难度较低。;【考题1】(2013年湖北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中有不少有关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告诉我们做人要言语谨慎、行事敏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看见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自己。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随贾母等赴宁国府赏梅,午间去房间休息,看见房内挂着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C.《狂人日记》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旧中国几千年“吃人”的历史。在狂人看来,人人都想吃人,又害怕被人吃,人与人互相牵掣,结成一个连环,难以打破。文末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D.美国作家海明威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桥边的老人》和《老人与海》均以“老人”为主人公,前者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后者描写了“人的灵魂的尊严”。;【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了解。其中B项“宝玉觉得这副对联蕴含丰富,十分喜爱,铭记在心”错,原著中宝玉极讨厌世俗文章,看见这副对联,“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 。 【答案】 B;【考题2】(2012年湖北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B.已知杀父娶母的实情却迟迟不采取复仇行动,这一情节构成《哈姆莱特》中著名的“延宕”,体现了主人公复杂、矛盾的心理。;C.宋词至苏轼,让人耳目一新。苏轼拓宽了词的题材,提升了词的格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具有革新意义的豪放词派。 D.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作为叙述的主要时序,代表作???有《墙上的斑点》《追忆逝水年华》等。斯特林堡的《半张纸》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我们在复习这一考点时,应该对教材中涉及的有关常识按照国别(外国文学)或时间(中国文学)进行梳理,逐一认真准确记忆。A项中,“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错误,小说中没有这一情节,且鲁迅对孔乙己窃书之举并未寄予同情,而是借孔乙己的命运来表达对当时社会的批评和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批判。 【答案】 A;【考题3】(2012年天津卷)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刘兰芝——《孔雀东南飞》——《玉台新咏》——叙事诗 B.林冲——施耐庵——《水浒》——章回小说 C.《小狗包弟》——冰心——现代——散文 D.《奥赛罗》——莎士比亚——英国——悲剧;【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C项中,《小狗包弟》的作者应为巴金。文学常识题惯常的出题方式是把不同的作家、作品、时代、国别、文体等知识混在一起,张冠李戴。解题时要注意仔细筛选每部作品是否为该作者所作。 【答案】 C;一、明确考查目标,打开复习思路。考查只涉及面的东西,不深究,不研究;复习时古今中外,广泛涉猎,大面积扫描。 二、根据考点性质和记忆规律,采用拉网式和周期性记忆相结合的方法。 三、强化重点意识。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采用“狙击”式复习方式,瞄准重点,各个击破。;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淡然一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