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背湾电站上游围堰复合防渗施工技术.doc

龙背湾电站上游围堰复合防渗施工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 XX电站上游围堰复合防渗施工技术 概况: XX水电站上游围堰采用20年一遇洪水全年高围堰设计,结构采用塑性砼防渗墙+复合土工膜斜墙土石围堰。上游围堰设计高度55.5m ,堰底高程390m,堰顶高程445.5m,堰顶宽度10m,堰长238.78m,上游边坡比1:2.5,下游边坡比1:2.0围堰具体结构见图-1。 围堰具体结构见图-1。 围堰河床处砂卵石厚约17.3m,其下为微风化砂岩夹页岩,砂卵石的透水性强,0~6m深度内渗透系数K=0.201cm/s,6m以下深度内K=0.045cm/s。河床底部弱-微风化基岩为弱-微透水层,两侧山坡的全-强风化层属于中等透水层(10Lu<=q<100 Lu)。河床部位岩体比较完整,裂隙发育较少,由于围堰基础及上游河床部分为砂石料采区,表层扰动严重,级配不良透水严重,特别是经过XX年汛期后,已完成的上游围堰塑性防渗墙局部被破坏,给后期围堰施工及防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根据这种情况,通过采取多种工程措施,最终解决了围堰施工和防渗问题,施工后围堰防渗效果良好,达到了予期的目的。 施工过程: XX电站大坝工程于XX年3月份开工建设,计划同年10月完成截流,为了降低截流后的施工强度,将原设计的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安排在汛前枯水期完成。由于种种原因,截流推迟到XX年11月25日完成。截流完成后立即开始抽排水和防渗墙进行清理,为下一步施工做好准备工作,经过探查,防渗墙施工完成后经历了一个汛期后,汛期洪水对已完成防渗墙造成局部损坏,缺损部位长约20m,最大深度达7m左右,如采用原设计对防渗墙进行修复,则围堰工期难以保证。采用现浇混凝土修复的方法,由于河床砂卵石经前期施工扰动,造成渗流量过大,两岸坡绕渗量较大。,如果要确保上游防渗墙干地施工,必须增加设备强排。经过抽排试验,排水设备排水能力达到4000立方米/小时,水位仅能保持392高程。随着降水梯度增加,渗漏量将成倍增加,(予计在3-4m3/s),排水周期与排水设备增加无法预测,围堰度汛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为了解决此问题,我部通过咨询有关专家及参照部分工程成功的案例,提出混凝土塑性防渗墙与高喷防渗墙结合防渗方案,来解决排水、工期及围堰防渗的相关问题。通过实施,效果良好,确保了围堰2012年安全度汛。 3综合防渗施工方案: 主要的思路为:不再进行防渗墙修复,在现有防渗墙的基础上,两岸岸坡开挖至弱风化基岩上,将原先已完成的防渗墙出露部分清理干净,水毁部分表层清理基本完成。然后选取级配良好河床砂卵回填,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对回填部分石进行碾压、大面积回填至上游水位以上,减少上游排水压力,采用高压旋喷墙对原防渗墙及已损坏部分进行加高和补强,与原砼防渗墙搭接防渗,旋喷墙施工平台回填至EL395,回填完成后在EL395平台进行防渗墙上部的旋喷灌浆施工,防渗墙顶部设计高由原来的392提高到394高程,降低戗堤后的排水压力。其后在高喷完成后在高喷双排孔间增加一排帷幕灌浆孔,通过帷幕灌浆弥补高喷墙施工后的局部缺陷。高喷完成后凿除上部1m左右的软弱段,浇筑混凝土平台与土工膜连接,连接平台以上部分仍按原设计进行施工,不再更改。(具体方案见下图 ) 4施工具体实施过程 4.1开挖渣料及砂卵石回填 回填施工时,上游抽水设备仍保持正常排水,确保水位稳定在EL392以下,以保证填筑质量。回填时,首先放线,明确填料分区,确保旋喷施工段砂卵石回填位置与密实度。严格按围堰填筑技术要求检测,为高压旋喷防渗墙施工创造有利条件。为了保证防渗墙施工效果,在回填旋喷防渗墙平台上游侧时,回填粘土层做为辅助防渗。降低流动水流对旋喷墙施工的影响。 4.2高压旋喷及帷幕灌浆施工 施工平台填筑完成后,在原防渗墙两侧分别布置双排高喷孔,单排孔距为80cm,上、下游排距为100cm,上、下游排每施工段布置2~3个探查孔,用于确定下部防渗墙的高度。同时确保旋喷墙深与原防渗墙搭接不少于5m,以保证上部旋喷墙与原施工防渗墙的相互衔接,施工中采用三重管法施工。 帷幕灌浆孔布置在原防渗墙中心位置,间距2.5m,根据灌浆技术规范要求,以及原防渗墙砼强度等级要求,施工中采用自上而下灌浆法施工,初拟帷幕孔深入原防渗墙2m,第一段灌浆压力控制在0.5MPa,灌浆深度3m;第二段灌浆压力控制在0.5~0.7 MPa,灌浆深度5m,个别深孔存在第三段,第三段帷幕灌浆同第二段。高喷墙施工完成后,待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施工平台1m左右厚度的开挖,开挖至高喷墙完全出露,人工凿平高喷墙,浇筑混凝土盖帽铺设土工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回填开挖渣料至EL396后按原设计图纸施工。土工膜连接样式见下图。 4.3与两岸坡的连接方法: 根据目前施工现状,右岸已完成趾板EL405,还需下挖至EL395.5;左岸已按设计开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