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电气安全测试方法编制说明.pdf

服务机器人电气安全测试方法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服务机器人 电气安全测试方法 (征求意见稿) 编 制 说 明 2019 年 11 月 《服务机器人 电气安全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 《服务机器人 电气安全测试方法》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提出,经国家机 器人标准化总体组审核, 并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标准制定计划 (项目编号为T-469 )。 2. 工作情况 标准编制期间,其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1) 2018 年 8 月~12 月,标准主要牵头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 “上电科”)调研服务机器人市场对于电气安全方面的标准需求,并收集国内外 相关标准及文献资料; 2) 2019 年 1 月~2019 年 3 月,上电科对外征集并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并 完成了标准的框架初稿, 发送工作组成员, 并对反馈的意见进行了整理后形成标 准草稿; 3) 2019 年 5 月,上电科组织召开标准工作组第一次标准工作会议,本次会 议主要讨论本标准的结构框架和标准相关技术内容等, 与会专家对新的标准框架 达成一致,并形成了具体的任务分工; 4) 2019 年 5 月~2019 年 9 月,按照第一次会议任务分工,工作组成员反馈 其工作任务,上电科对其进行了汇总。同时,按照任务分工,工作组开展相关标 准技术条款的试验验证; 5) 2019 年 9 月,上电科组织召开工作组第二次标准工作会议,与会专家结 合试验验证结果, 讨论标准工作组讨论稿, 并提供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会后整理 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版; 6) 2019 年 9 月~2019 年 10 月,按照第二次会议任务分工, 工作组成员反馈 其工作任务,上电科对其进行了意见分析、采纳和汇总。 7) 2019 年 11 月,上电科组织召开工作组第三次标准工作会议,与会专家 1 结合试验验证结果, 讨论标准工作组讨论稿, 并提供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会后整 理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版; 8) 2019 年 12 月,发送标准归口单位国家机器人标准会总体组征求意见。 3. 制订的原则和内容 3.1 标准制订的原则 标准编制遵循“统一性、适用性、一致性、规范性”的原则,注重标准的可 操作性。本标准编写是执行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 的结构和编写》。 3.2 标准的主要内容 除了标准的规范性要素(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等)外,本标 准的正文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参考最新文本调整) a) 第 4 章 试验的一般条件,包含要求的适用性、试验样品、基本要求; b) 第 5 章 关键元器件,包含外壳、电源适配器、线路及端子、激光雷达、 电机、过流保护元件、断开电气设备的器件; c) 第 6 章 电气安全测试要求, 输入电流、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湿热处 理、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接触电流、 抗电强度、 发热、 特殊的产生低温的机器人、耐热与耐燃、机械强度、模拟的异常工作条 件、模拟的单一故障条件、结构、充电对接、电池(组)及其应用; d) 第 7 章 标识、说明; e)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异常工作条件试验和单一故障条件试验 f)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带电池组及其保护电路的设备 3.3 本标准由全国自动化系统与集成标

文档评论(0)

Wang2166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