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及建筑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启东市新城区高级中学(暂定)建设工程 第一章 设计总则 工程概况设计说明 1.1 启东市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东侧,三面环水,形似半岛,集黄金水道、黄金海岸、黄金大通道于一身,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也 录 目 第一章 设计总则 是江苏日出最早的地方。启东市与国际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距浦东 多公里。这里平原绿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风光50直线距离仅 总体设计 第二章 秀丽,被誉为“江海明珠”。 建筑设计 第三章 启东市新城区高级中学(暂定)位于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老城 结构设计 第四章 区南部,东侧为直通市中心的江海路,南侧为联系外省市的主要干线沿江公路,北侧为规划中的新安江路,西侧为规划地块,基地形状较 第五章 给排水设计 米的矩形。基地总用地规模为米、东西约392为规则,呈南北约483 第六章 电气设计 186700㎡,约合280亩。 空调、通风设计 第七章 班,90 本次启东市新城区高级中学(暂定)建设工程设计规模为 ㎡,新校区将成为城市4500人,总建筑面积约75050学生总人数约 第八章 燃气供热设计 现代化建设格局中的新窗口和新亮点。 投资估算说明 第九章 第十章 投资估算表 设计依据1.2 )业主提供的地形图和设计任务书;1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2 )3《江苏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类;I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4; 1 融的空间是学校规划和建筑设计首先应当考虑的,在设计中,我们还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5注意到要更加注意人性化空间的创造。 学生在学校中不仅仅是学习科6)其它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规定。 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出完整的独立的人格,如何营造出一套完整的、富有人性的交往空间是我们设计始终关注的。 规划设计宗旨 1.3 创造一种能适应或满足师生灵活、自由交流的物质环境,我们在 1)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设计中安排了许多包括室内、室外的各种适合师生停留、小憩、谈话2)总体布局在符合校园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力争创造全新的建筑形象和的场所、空间、园地,这种良好的交往空间,无疑会给师生创造出较 宜人的空间环境;多的机会,有利于各种信息、情报、知识相互交流、传递,达到智慧 3)实现“环境育人”的思想,创造出富有校园文化底蕴的环境空间;的升华。 )注重外部空间的设计,空间及景观序列丰富; 4 5)尊重文脉的延续性,体现启东江海文化; )强调可持续发展性,充分考虑节约能源;6)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展现“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的新学7 校特色。 第二章 总体设计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及反馈、对人情绪的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营造宜人的环境,无论大小,正越来越被人注重,正如上海世博 指导思想 2.1 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优美的环境中,精神为之振奋,路易·康曾经说过“学校起源于一个人坐 无疑会更多的诱发思想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我们在设计中尽力营造这就是最在树下与一群人讨论他的理解……”,园林般的室外空间,精心设计的草坪、流水、花丛、灌木、艺术路面初的教学的关系,也就是说学校是一个师生聚等,使得格调高雅、传统与现代交融,给人以美之享受的校园中,师集、交流的场所。如何创造出这样一个教学相 生的智慧火花怎能不迸放! 2 “肥沃的土地”2.2.2 代表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的环境。启东近代发展百余年的历 史,是中国新兴城市的代表,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地区之一,先后荣获全国启东市连续三届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科技百强县市、中国明星县市、全国卫生城市等称号。启东教育也伴 随着整个启东地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为祖国建设输送了大量高我们在设计中除了提供完善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讲究速度和效率。素质的人才。启吾东疆,在我们的脚下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沃土。也的通讯网络满足教学工作的高速与高效之外,为之服务的建筑物本身, 各自形成相对独通畅与便捷。建筑群体采用组团式布局,做到联络方便、立的区域,各区域之间采用风雨连廊、通道、交流广场进行联系与对话,兼“隔而不分”做到,使校园整体建筑群具有着有机的联系,“以人为本” 顾师生使用的便捷与教学区域化管理的要求。 2.2设计构思 +“水”“阳光”+“肥沃的土地”“生命的种子”+ +“水”“阳光” 2.2.1 “生命的种子” 代表生命的本源,生命孕育的自然要素,这将是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