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五刑:是指在中国早期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五种刑罚,即墨刑,劓刑,剕刑,宫刑,大辟。这五种刑罚由轻至重,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比较外备的刑罚体系。
2、"以德配天":西周时期重要法律思想之一,即作为奉上天之命来统治万民的人间君主,应“敬德”、“明德”、“ 以德配天”,才能真正的保佑天命,并得到上天的保佑和庇护,从而使国祚绵长。而“德”的要求分为敬天、敬宗、保民三个基本方面。这一理念体现在西周立法、司法领域里起指导作用的,仍是中国早期社会生活中起着支配作用的“天道”观念。
3、“明德慎罚”:西周时期重要法律思想之一,即在"以德配天"的基本政治理论下,提出的国家出力立法、司法事物的指导理念,主张“实施德政、用刑宽缓”,强调将教化与刑罚相结合。在“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理论体系中,“实施德教”是前提、是第一位的。
4、“周公制礼”:据《礼记》等早期文献的记载,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在摄政期间,曾将夏、商两代的礼制加以折中损益,加上周族自已原有的礼制,制定了一套通行全国的系统的礼制。周公整理礼制的活动,史上称为“周公制礼”。
5、吕刑: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重要法律形式。周穆王时,为革新政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在法律方面,就是命令吕侯作“吕刑”。
6、圜土之制:是中国最早的有期徒刑。“圜土”是西周时的监狱,西周对违反法律或有罪过,但尚不致五刑处罚的罪行轻微的犯人,让其于狱中进行劳作进行改造,并不让其佩戴成年人正常冠带以示耻辱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
7、嘉石之制:是中国劳役刑制度的开端。指西周时,将那些轻微犯罪人,束缚其手脚,坐于“嘉石”上一定时日,使其思过、悔过改,并交于司空,在司空监督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劳役,期满后释放的刑罚制度。
8、刑罚世轻世重:是西周初年以周公为首的统治者提出的重要理论,并以此作为刑事政策,指导法律实践。主张“刑罚世轻世重”就是说要根据时势的变化,根据国家的具体政治情况、社会环境等因素来决定用刑的宽与严、轻与重。
9、族刑:秦代死刑方式之一,也称夷三族,即将罪人三族以内的亲属全部一同处死的酷刑。作为最严酷的刑罚,适用于最严重的犯罪。
10、具五刑:秦代死刑方式之一,即对应除族刑的主犯同时施以黥刑、劓刑、斩指等肉刑后再处死的酷刑。
11、城旦舂:秦朝时期最重的徒刑强,即强迫罪人从事修筑长城、舂米等一类重劳役的刑罚。
12、约法三章:汉代主要立法活动之一。楚汉相争时,刘邦为争取民心,在入咸阳后,宣布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12、比:汉代主要法律形式之一,又称决事比,与近代类推相似。即当发生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案件时,可比照最接近的律令条文,或比照同类典型判例处理,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被广泛应用。西汉武帝时仅死罪决事比就有13472事。
13、亲亲得相守匿原则:汉宣帝时确立的重要刑罚适用原则之一,,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罪犯可以不负刑事责任,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反映了汉代法律的儒家化,并一直影响后世封建立法。
14、《春秋》决狱:是汉朝自西汉武帝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针后,传统法律开始儒家化至司法领域的反映。《春秋》是孔子所著的一部鲁国编年史,它集中反映儒家思想观念与判断是非的标准。《春秋》决狱的特点即实行“论心定罪“的原则,依据《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是仅依据汉律审案。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孝”精神的,即使其行为构成社会危害,也可以减免刑事处罚;相反,犯罪人主观动机严重违背儒家倡导的精神,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也要给予严惩。
15、录囚制度:自汉代开始一直受到后世王朝重视的一项司法制度。即上级司法机关通过对囚徒的复核审录,对下级司法机关审判的案件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便平反冤案,疏理滞狱的制度。录囚对于长期滞案提前审理,对于冤假错案平反昭雪有重要意义。
16、“八议”入律(名词):魏明帝制定《魏律》时,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八议”制度。所谓“八议”是对其时特权人物犯罪后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自此,“八议”制度成为以后历代王朝律典的重要内容。“八议”包括: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17、“重罪十条”:是危害封建国家社会根本制度的十种重罪的总称。始于《北齐律》,《北齐律》将“重罪十条”集中置于律首,以强调这十种犯罪是严厉打击对象。北齐律所规定的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18、“三司推事”:唐代中央或地方发生重大案件时,由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大理寺卿组成临时最高法庭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19、编敕:是宋代重要立法活动之一,即对皇帝临时发布的敕令加以汇编,使之成为带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