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 页码页码页 / 共NUMPAGES 总页数总页数页
关于友情的散文有关友情的散文:友情“四色礼”
【--合同书】
今天《采风读书会》的几位参与者要来半砚斋做客,这是一件很让人愉悦的事情。
一周前,山顶洞人打来电话:过几天假不语、微尘、白崖子、明问要造访半砚斋,事先告知一下,来之前再联系。这是他们第一次相约后一起来半砚斋,这个消息着实让我高兴。
我们平时也聚,隔三差五在小县城一家临街的茶馆里边喝茶边闲聊,偶尔以小酒助兴。谈聊的内容大多是文史闲话,意见一致时笑声溢室,矛盾出现后面红耳赤,高雅的诗词使人悦然,低俗的俚语亦含拙理。最初,茶馆的老板对我们这样的茶客产生好奇,便会利用各种理由敲门探个究竟,经过几次后,也就习惯了这种关起门后集体酝酿的酸味。
昨天晚上,山顶洞人在群里就贴出告示:各位大侠,明天早上七点半在什川车站集合,肉蛋双飞之后,赴米家岔听明问讲老去的故事。然后去半砚斋,把酒言欢,横槊赋诗!
今天这帮家伙要来半砚斋,肯定少不了唇枪舌剑、面红耳赤,我得准备好降火的西瓜,以备不时之需,还要有助兴的烧酒,用来麻醉理性的拘谨,顺便点燃藏在他们躯体里的热情。
对于米家岔的地理位置而言,我是陌生的,那是明问的世界,他在那里出生、成长,很了解那里的过去和现在。以前曾听他讲过米家岔的历史故事,故事里有过多的沉重与悲怆,米家岔的历史至所以沉重悲怆,是和同治年间的陕甘回乱有关。
据载1862年,陕西回民在国外新教势力的煽动和支持下,趁陕西清朝军队被调到南方镇压太平军之机,准备屠杀光所有汉人,建立一个依附于俄国的纯回民国家。当时,回民传贴杀人,只要是汉民不论男女老少一个不留,被灭族屠村的地方多的是,甘肃也是受祸之地,而位于黄河以北的村落那就更不用说了,到处是鸡犬不留的血洗,当时的米家岔就是头颅乱滚,残肢肥狼的刑场之一。有资料记录从1862年到1863年,一年时间就有1100多万汉人被杀。
历史不堪回首,过度追责昨天的罪恶本身就是罪恶,用翻了篇的痛苦来惩罚今天更让人痛苦,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握今天,把握当下。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迷失在过去,不至于颓废在明日复明日的自欺中。记住塞涅卡的忠告:让我们尽可能愉快地迎接它,这是我们唯一真实的时刻。
午饭后顿感困倦,于沙发小憩,忽听院子里有泊车声,起身外看,老友们到了。急出门,把臂言欢,启门掀帘邀友入斋。
老友们是从米家岔过来的,他们手里拎着几片瓦砾和两块石头,置于桌上曰:四色礼。听后瞬感亲切,何谓四色礼?本地有乡俗,王麻子的儿子要娶李瘸子的女儿为妻,必须携带四色礼去提亲。顾名思义,四样物件,分别是茶叶、糖果瓜子、烟酒和花馍馍。而这几位老友给半砚斋的四色礼却别致的有趣,风雅的让人无语。两瓶酒是开启思维的钥匙;黑釉、酱釉以及青花瓷器的碎片是解读昨天的密码;两块别致的石头,即能觅到岁月的痕迹又可以看出捡石人的审美眼光,趣味无穷。还有一件看不见的礼物,就是这帮家伙的思维,这更符合一种逻辑:往往有形的东西源自于无形的智慧。在这帮朋友的身上,暗藏着动态的、静态的、立体的、涡旋的,各种不同悦目悦心的闪光点,这就是所谓的内华,也是让半砚斋蓬荜生辉的儒雅之气,感谢你们。
三个小时的谈聊,佐以茶酒香瓜,其乐融融。或翻黄卷于床边,或观奇石于暗叹,或饮酒后笑声绕梁,或悬刀做四品侍卫,或坐豹椅高呼大王,或论生活于独思,介于各种风趣,便取闲置多年的九节鞭于院子里挥舞助兴,疏于平时锻炼,奔走几趟后就气喘吁吁,暗叹:废也!
至下午五点,大家起身共赴预宴,以薄款诸友。席间,微尘与山顶洞人以史实与现实各持己见,唇火舌烟,使在坐者脑洞大开。白崖子于手机记述今日见闻纲要,一篇美文成竹在胸。淡水静坐,以若有所思之神情判断,肯定是诗词韵仄穿梭脑海。随行唯一女性――街前梅如雪,自愿担当摄影师,以记录今日点点滴滴。唯独对明问有愧,往日饮酒后妙语连珠,今日全职司机,默默无语,只能对其言:辛苦,留他日必以琼浆豪饮。
假不语与我年龄最长,趁酒意高歌行酒令《尕老汉》:
一个么着尕老汉就呼嗨,
七十七来吗么呼嗨!
再加上四岁着八呀十一呀
呼嗨!
六六六,八达贤!
骑尕马这么,呼嗨,
背钢枪这么,呼嗨,
哥俩好啊!四季发啊!
聚于欢乐时散,人在无利中交。
朋友们走的时候已是暮色初降,灯火阑珊,送走他们后沿街独步,于夜风里若思。只有点燃灵魂的火炬才是明亮的,也是永不熄灭的。因这个火炬本身就是灵魂的一部分,如《西游记后传》中化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