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1 现金流量表定义
2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3 编报现金流量表的意义
4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5 现金流量表的缺陷
现金流量表定义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
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 (包含银行存款) 的增灭变动情形。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要
反映出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其用途划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
个活动分类。现金流量表可用于分析一家机构在短期内有没有足够现金去应付开销。
现金流量表是一份显示于指定时期(一般为一个月,一季。主要是一年的年报)的现金流
入和流出的财政报告。这份报告显示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及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Profit andLossAccount)如何影响现金和等同现金,以及根据公司的经营,投资和
融资角度作出分析。作为一个分析的工具,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决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
特别是缴付帐单的能力。
过去的企业经营都强调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两大表, 随着企业经营的扩展与复杂化, 对
财务资讯的需求日见增长, 更因许多企业经营的中断肇因于资金的周转问题, 渐渐地, 报道
企业资金动向的现金流量也获的得许多企业经营者的重视, 将之列为必备的财务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
况的报表。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既要掌握该表的结构及特点,分析其内部构成,又要结合
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因
此,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分析
企业的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三部分构成。分析现金流量及其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
构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
l、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付出的现金进行比较。在
企业经营正常、购销平衡的情况下,二者比较是有意义的。比率大,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大,
销售回款良好,创现能力强。
2、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总额比较,可大致说明企
业产品销售现款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的比重有多大。比重大,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突出,营
销状况良好。
3、将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上期比较,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成长性越好。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当企业扩大规模或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时,需要
大量的现金投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补偿不了流出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
但如果企业投资有效,将会在未来产生现金净流入用于偿还债务,创造收益,企业不会有偿
债困难。因此,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应结合企业目前的投资项目进行,不能简单地以现
金净流入还是净流出来论优劣。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析。一般来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越大,企
业面临的偿债压力也越大,但如果现金净流入量主要来自于企业吸收的权益性资本,则个仅
不会面;临偿债压力,资金实力反而增强。因此,在分析时,可将吸收权益性资本收到的现
金与筹资活动现金总流入比较,所占比重大,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财务风险降低。
(四)现金流量构成分析。首先,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
资活动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了解现金的主要来源。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占现金总流入比重大的企业,经营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低,现金流入结构较为合理。其次,
分别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投资活动现金支出和筹资活动现金支出占现金总流出的比重,
它能具体反映企业的现金用于哪些方面。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支出比重大的企业,其生
产经营状况正常,现金支出结构较为合理。
二、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比较分析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重要报表,它揭示了企业利润的计算过程和利润
的形成过程。利润被看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及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却存在一定的缺陷。
众所周知,利润是收入减去费用的差额,而收入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广泛地运用收入实现原则、费用配比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等来进行的,
其中包括了太多的会计估计。尽管会计人员在进行估计时要遵循会计准则,并有一定的客观
依据,但不可避免地要运用主观判断。而且,由于收入与费用是按其归属来确认的,而不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