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光电发射的基本理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 光电阴极 2.2.1 光电发射的基本理论 光电发射的基本理论 光电子发射的基本理论 像管中实现辐射图像的光电转换环节的是光电阴极。在光电阴极上产 生的外光电效应往往使用下面的三阶段理论来解释。 即,整个光电发射的物理过程分为三步: ① 光电发射体内的电子被入射光子激发到高能态; ②受激电子向表面运动,在迁移的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失部分能量; ③到达表面的受激电子克服表面电子亲和势而逸出。 光电子发射的基本理论 第1阶段:电子受激跃迁情况分析 ◆初态能级是多种多样的(光电子能量的分散)! ◆来自价带上的电子; ◆来自杂质能级上的电子以及自由电子。  其中,有些受激电子的激发态可能处于真空能级之下,-- 这些电子称为导带中的非平衡电子,只对光电导有贡献。 ❖ 光子辐射、光电子发射均为具有泊松分布的随机过程;-光电发 射所产生的光电子统计特性是吻合双随机泊松分布。 光电子发射的基本理论 第2阶段: 电子向表面迁移情况分析 ◼ 受激电子向真空界面迁移的几率随光吸收因子及有效逸出深度的 增加而提高。 对于半导体材料,其光吸收系数取决于其能带结构。 通常,当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禁带宽度时,其本征吸收系数很高, 因此有效的光吸收深度约为10-6~10-5cm。 所以,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受激电子产生在10~100nm距离内。这 个距离称之为半导体逸出深度。 ◼ 在迁移过程中,受激电子会受到半导体内晶格、电子、各种缺陷 的散射而损失部分能量!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光电子发射的基本理论 第3阶段: 电子逸出表面过程的分析 ◼ 到达表面的电子能量必须大于半导体材料的光 电逸出功Φ (不同于热电子发射逸出功Φ): 0 ◼T=0K时,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是价带顶, 它的光电逸出功是指从价带顶把电子激发到 导带并使之逸出表面的最低能量,也就是价 带顶到真空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其数值等于 禁带宽度E 与电子亲和势E 之和。 g A 光电子发射的基本理论 第3阶段: 电子逸出表面过程的分析 ◼ 到达表面的电子能量必须大于半导体材料的光 电逸出功Φ (不同于热电子发射逸出功Φ): 0 ◼T=0K时,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是价带顶, 它的光电逸出功是指从价带顶把电子激发到 导带并使之逸出表面的最低能量,也就是价 带顶到真空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其数值等于  E +E 0 g A 禁带宽度E 与电子亲和势E 之和。 g A hc  ◼ 红限:由光电逸出功定义,可以确定本征半导 0 E +E g A 体在绝对零度时的长波阈 (红限)为λ 。 0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