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 海 无 涯
化学实验探究专题
唐山市第三十八中学 肖英娟 [概述]《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分
析近些年化学中考试题可以看出,实验探究题均是各省市中考实验题的主角,它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 础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且对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 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
试题特点:实验探究题是河北中考必考题型,每年都在第 35 题出现,分值为 7 分。从近几年的 探究题来看,一般取材于课外,常以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时事热点等情境设计考题,侧重于考查学 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辨识记忆能力,以及在新情境中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 强,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将从课本中学到的化学知识成功迁移 到新情境中并能灵活正确的应用,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 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探究性实验的出题点也多以围绕着这八大要素进行。
方法指导:1.认真审题。无论哪种类型的实验探究题,探究的目的都是为了要解决一个问题,审 题过程中,要带着问题仔细阅读,对探究的题目进行整体把握,最终的结论要紧扣问题,防止跑偏的 情况出现。
注意猜想或假设的合理性,虽然猜想和假设有很多可能,但是所给的猜想与假设不能脱离题目 给出的条件。可先写出试题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写出来能兼顾上下,便于弄清实验原理, 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提供依据。
注意试题中涉及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若遇到陌生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联想以前 做过的与之相关的化学实验。
实验设计按“操作——现象——结论”这个书写格式作答,而思考的过程则为“结论——现象
——操作”。
例 1、(2019?河北)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 Na2CO3 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 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动。
探究 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
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 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 溶液于反应装置 A 中,按如图 1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 中 石灰水不变浑浊;C 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①正确。 ;学 海 无 涯
(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 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 1 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 改 进 完 善 。 你 的 改 进 方 案 是 。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 CO 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 Na+、CO 2﹣外,还有 OH+。
2 3 3
【作出猜想】可能是 Na2CO3 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 2】按图 3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 中缓慢产生气泡,H 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 CO 2﹣ + ﹣
3 而不是 Na 、OH 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学 海 无 涯
(2)试剂X 是要确定氢氧根离子的影响的,所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 MgCO3?
【实验 3】由于给出的结论是碳酸镁,所以应该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MgCO3+2HCl═MgCl2+H2O+CO2↑。
答案为: 碳氢氧。
探究I:(1)D (2)在 BC 之间增加干燥装置。 探究 II:(1)对比 (2)氢氧化钠溶液。
探究Ⅲ: 稀盐酸,有气泡生成 MgCO3+2HCl═MgCl2+H2O+CO2↑
例 2.(2019 湖南娄底)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无色溶液,是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和小明用不同方法鉴定。
实验一: ;4;学 海 无 涯 ;学 海 无 涯
I、利用下列装置和相关药品进行实验 ;学 海 无 涯 ;学 海 无 涯 ;学 海 无 涯
(2)写出实验室用 A 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
( 填 字 母 序 号 ), 理 由 是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若用装置 C 收集二氧化碳气 体 , 气 体 由 ( 填 “ a ” 或 “ b ”) 端 进 入 ; 检 验 二 氧 化 碳 是 否 收 满 的 方 法 是 。
7.(2019 四川乐山)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