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水文循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工程应用.pdf

1.3 水文循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与工程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水文学 第1章 绪论 本章提纲 1.1 水文学概述 1.2 水文现象 1.3 水文循环 1.3 水文循环 1.3.1 水文循环概念 地球上或某一区域内 ,水圈中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和重力 的作用下 ,通过蒸散发、水汽输送、降水、入渗、径流等过程不 断变化、迁移的现象 ,又称为水分循环或水循环。 1.3 水文循环 1.3.1 水文循环概念 全球发生水文循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 (1)内因 :水的三态变化 ,即水在常温下就能实现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而不发 生化学变化。 (2)外因 :重力和太阳辐射 ,还有其它星球的作用力。 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 ,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水文循环的发生 ,二者缺一不可。 水文循环是地球上一个重要的自然过程。它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联系起 来 ,并在 它们之间进行水量和能量的交换。因此 ,水资源才能够成为可再生资源 ,才能被 人类及一切生物持续利用。 1.3 水文循环 1.3.1 水文循环概念 水资源储量 1.74% 1.3 水文循环 1.3.1 水文循环概念 世界前10名水资源 占有国家 1.3 水文循环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1.3.1 水文循环概念 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 1.3 水文循环 1.3.1 水文循环概念 1.3 水文循环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1.3.2 水文循环分类 (1)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 1)大循环 (外循环 ) 2)小循环 (内循环 ) 1.3 水文循环 1.3.2 水文循环分类 (2)按研究尺度的不同 1)全球水文循环 是空间尺度最大的、最完整的水文循环 ,它涉及海洋、大气、 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关系。 2)流域或区域水文循环 等同于流域降雨径流的形成过程。降落到流域上的雨水 ,首先 满足植物截留、填洼和下渗 ,剩余雨水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 ,汇入 河网 ,流至流域出口。其空间尺度范围一般为1~ 10000km2 ,相对全 球水文循环而言 ,是一类开放式的水文循环。 3)水-土壤-植物系统水文循环 是一个由水分、土壤和植物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渗入土壤 的雨水被植物根系吸收 ,在植物生理作用下通过茎、叶等输送维持 植物的生命过程 ,并通过叶面散发回到大气中。它也是一个开放式 的循环系统。 1.3 水文循环 1.3.3 水文循环作用 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 ,它对自然环境的形成、演化和 人类的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 : (1) 直接影响气候变化 通过蒸散发进入大气的水汽 ,是产生云、雨和雷电等现象的主要物质基础。水汽凝结成雨 (冰、雪 ),吸收

文档评论(0)

恬淡虚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文化,有信念的人。 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有缘学习更多关注桃报:奉献教育,点店铺。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