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精神品质及事例 鲁迅精神与北大精神.docVIP

鲁迅精神品质及事例 鲁迅精神与北大精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精神品质及事例 鲁迅精神与北大精神 【--节日演讲稿】 思想境界 朱健国 《鲁迅全集》一再翻读,却始终遗漏第16卷(《附集》)。原想, “附集”中只是“鲁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全集注释 索引”,大可省略。谁料,近日偶翻“鲁迅著译年表”,竟然大有收 获━━多年来关于“为何新中国再无鲁迅产生”之疑问,突然有了答 案。 曾写过几篇文章探讨为何今日无鲁迅,《杂文中的毛泽东》自以 为较有创见:鲁迅分为两个鲁迅,一为“五四鲁迅”,这是一个自由 思想,批判一切权势者的鲁迅;一为“左联鲁迅”,这是一个逐步从 自由思想、自由批判转化为替 __在野党(中共)、为苏俄说话的鲁 迅,算是“尊毛鲁迅”、“听话鲁迅”。毛泽东在冯雪峰的介绍下, 喜欢上了“左联鲁迅”,用“左联鲁迅”替代“五四鲁迅”,用“听 话鲁迅”代表“自由鲁迅”,并把一切不理解他心中鲁迅的鲁迅风杂 文家和爱好者打下去,一部新中国文化史(从“延安整风”、“延座 讲话”开始)就是一部用“左联鲁迅”批判“五四鲁迅”,用“听话 鲁迅”打杀“自由鲁迅”的历史。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新中国自然是 不可能有鲁迅了,因为,执政者高举的鲁迅旗帜只是鲁迅支流的“左 联鲁迅”。 然而,读罢《鲁迅著译年表》,我才明白,上述结论依然未接近 “为何今日无鲁迅”问题的本质,真正的答案在于:鲁迅精神是“北 大精神”所哺育的,今日早无真正的“北大精神”,皮之不存,毛将 焉附? 1. 《鲁迅著译年表》告诉我们,1917年之前,也就是蔡元培接管北 京大学,孕育“自由思想,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之前,鲁迅既没有 致力杂文,也没有尽力于小说创作,这一时期他的主攻方向似乎是两 个:一是主攻学术研究,魏晋人物研究、汉唐绘画、中国小说史、佛 教、碑帖等,直至地理研究,生物研究,都是他的爱好,虽然他在日 本留学时曾试图创办文学刊物《新生》,但失败后便不再多谈文学。 这一时期,甚至连鲁迅这个名字都没有,只有周树人,只是1918年5 月他在《新青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始用鲁迅笔名。 从1896年鲁迅16岁时开始自己写点东西,他的主要文学历程是这 样的━━ 1.“本年(1896)开始写日记,约至1902年往日本留学前中止 (这段日记已佚)。 2.“本年(1898)作《戛剑生杂记》短文四则、《莳花杂志短文 二则》。”这大概是鲁迅最早写并非杂文的短文。 3.“1900年,20岁,3 月,回家度寒假后,作旧体诗《别诸弟三 首》。 ”这可能是最早的诗作。 4.“1903年,23岁,6 月在《浙江潮》第五期发表《斯巴达之魂 》及所译法国雨果的随笔《哀尘》(附所作《哀尘》译者附记。”这 是最早公开发表的散文及译作。“10月,在《浙江潮》第八期发表《 说钼》及所作《中国地质略论》。”这是最早展露的学术兴趣。后在 1904年又翻译了《世界史》、《北极探险记》及《物理新诠》,均显 示其自然科学学术兴趣。 5.“1906年,26岁,1 月开始学习细菌学课程。 课间看到日本 兵在日俄战争中杀害中 __幻灯片,深受刺激,决心弃医从文,以 文艺改造国民的精神。”虽然从此决心由自然科学转向文艺,但在5 月,依然“与顾琅合编《中国矿产志》,并在同年接受母命回国与朱 安女士完婚。 6.“1907年,27岁,夏与许寿裳等筹办《新生》文艺杂志,未果。” 之后,“为河南留日学生主办的《河南》月刊撰写《人间之历史》 (1926年编入文集时改题为《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 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仍然偏重学术性论文写作。 7.“1908年,28岁……参加反清秘密革命团体《光复会》。” “继续为《河南》月刊翻译匈牙利籁息的《裴彖飞诗论》(未完),

文档评论(0)

132****21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1032000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