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一:《只恨不在同一个世界》
只恨不在同一个世界 台湾作家 刘墉
接到一个女孩子的信,问我有没有看过美国电影“Legally Blonde(译金发尤物),说她就像电影里的女主角,被上台大的男朋友甩了,现在她正昏天黑地的K书,非考进台大不可,而且要进她男朋友那一系,在系里跟他拼,然后在那男生回心转意的时候,把他甩掉,报一箭之仇。
才看完信,就跟个从美国回来的女学生吃饭,闲聊中提起那部电影。
“我也看过啊,”女生一边笑,“宿舍的同学一起去看的,讲一个女生被男朋友甩,再甩他男朋友的故事。” “于是那女生报了一箭之仇?”我问。
女学生一怔,笑笑“怎么说报仇呢?起先男生去东岸念哈佛,女生在西岸,一东一西,根本不在同一个世界,当然会吹。”
“后来女生不是也上了哈佛了吗?男生不也是回头了吗?”我又问。
“男生是回头了,可是他不如女生,比女生差多了,女生还没毕业就出庭当律师,那男生却还像个小朋友,他们当然会吹,他们不在同一个世界了。” 儿子初中时,在附近的天主教学校交了一票朋友,一下课就来家找。
可是上高中,我们经过一番挣扎,送他进了远在曼哈顿的史岱文森高中,每天单单上下学搭车就花掉三个钟头,渐渐地,附近的朋友不来找他,他也不再去找那群当年的死党。
“你平常是因为没空,为什么放假也不去找老同学呢?”我问他。
“他们太不成熟了,”儿子瞥瞥嘴,“有一天我说去纽泽西州的大冒险乐园,他们居然把眼睛瞪得好大,说“什么?那多远啊。”你说好不好笑?”叹口气,”我们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了。”
少年时去爬山,也遇过这样的情况。一群爱登山的朋友,由台北近郊的大屯山,观音山和乌来内山开始登,愈爬愈高,终于上了合欢山,大雪山和玉山。 队伍里从起初就有一对情侣,总是相互照顾,可是当大家愈爬愈高,他们却吹了。
原因是每次攻顶,只要过了一定的高度,那男生就脸色惨白,好几次被紧急抬下山。可是只要下到一定的高度,他立刻“返魂”,生龙活虎起来。
反倒是那女生一点也没有“高山症”,起先她都陪男生留下来,目送大家继续爬,后来男生劝她也去,反正没多久就下来了,她才勉强同意。
到高山是不能多想事情的,一方面因为危险,不能
分心;一方面因为缺氧,脑袋不灵光。那女生一上山,就好象把男生全忘了。
有一天,从山头下来,一群人满身泥泞汗水地走进休息站,发现等在下面的男生正跟另一个女生喝咖啡。
从那天起,没有再看见男生,到是女生继续爬,而且又交了个可以相互扶持的“山友男朋友”。
“没办法,”女生说,“我们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了。” 更妙的是我父亲的邻居——“阴宅居民”。据管墓园的老张说,就在我父亲的分头上面一排,有两个相邻的墓,期限总有个少妇来哭她早死的丈夫,也有个男人来凭吊他逝去的妻子。
渐渐地,两个人聊起来,一起下山,甚至一起上山。 又过一阵子,两个人都不见了,原来是结婚了。 “这有什么办法,这是好事啊。”管墓园的老张指着那两座坟,咧着没牙嘴用他的胶东腔喊着“谁让你们早死呢?一个阴,一个阳,不在同一个世界了嘛。” 参加旅行团到挪威和瑞典去,起先团员彼此都陌生,只跟自己人在一起,渐渐形成小圈圈,又渐渐打成一片,一起唱歌,一起逗笑,一起跳方块舞,我的女儿拉小提琴,我秀我的写生,南非的一对夫妻唱他们的国歌,尤其到三个星期行程结束的那几天,大家
更是依依不舍。
“最后的晚餐”,一个灰白头发的老太太跑来搂着我和妻的肩,感慨地说“我真不懂,大家这么好,为什么每个旅行团结束之后,却都一下子不见了,而且失去联络,这是怎么回事?我真不懂,我真不懂。”她不断摇头,眼睛里闪着泪光。
问题是,旅行团结束了,虽然交换了地址,我却没收到她的信,几度想提笔写个卡片给她,也终于没那么做。{不在同一个世界}.
是啊!为什么旅行团里交的那么好的朋友,一朝分散就多半失去联系?不是说好,大家还要一起去旅行的吗?不是有人讲要写旅行心得寄给彼此的吗?不是有人要把照片从网上送给每个人吗?
言犹在耳,为什么全说话不算话?
或许因为旅行太快乐了吧。把世俗的一切全抛在脑后,大家尽情的放松,进行地游玩,好象在天堂一般。 只是旅行结束,也就是坠入凡尘的时刻,大家重新面对的是沉重的工作,琐碎的家务和纷乱的人情。于是仿佛饮了忘川之水,忘去了天上的一切。
就像那攀上颠峰的女生,面对的是危险的山岩和稀薄的氧气,她怎么能够去思索她在山腰喝咖啡的男朋友?
就像那扫墓的“未亡人”和“杖期夫”,冰冷的墓碑,禁得起多少单边的倾诉?
古往今来,在情海中,人海中,许多分离都是如此无奈。不怪情,也不怨人,只恨—— 他们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
篇二:《别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