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家庭生活周期.pptx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周期赵旭东同济大学东方转化医学平台心身医学研究所zhaoxd59@引 子家庭治疗师的整体观立体感:多维度的普遍联系;社会-文化意识;历史感:时间维度纵向联系;意义感:可理解的、有意义的联结。发现、赋予、扩展、固化意义。 昨天贾晓明讲通过丧失-哀伤而成长。 今天讲通过分离、分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联结、融合。达致与他人、与自己、与自然规律(命运?)的和谐。一、系统思维与文化意识个体、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以外的大系统,制约着个人的行为及内在的心理过程;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基本联系机制是信息反馈机制(包括言语及非言语机制)。个人的行为,可以打破家庭系统的内稳态,对另外的成员造成变化的压力。整体医学观与系统思想Brim,1975:microsystem-mesosystem-exosystem- macrosystem 心与身,人与环境统一观察者及其视野4.知1.3.生态环境社会环境2.情躯体知意人格1.躯体医学2.心理学3.心身医学4.系统医学多维诊断和解释整体论的医学观,要求临床医师、治疗师、咨询师具有一种在所观察到的现象间建立普遍联系,并对这些联系赋以意义的能力。例如,观察、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常需考虑的关系包括:心-身,过去-现在,将来-现在,个体-环境,社会人文-心理行为-自然科学,等等。DSM-IV的多轴诊断系统美国的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从精神科角度推荐使用多轴诊断系统,将上述不同层面得到的发现归纳、体现在诊断常规之中。这些轴分别是: 社会-文化背景与心理健康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对某些疾病有重要的影响。注意社会经济地位、性别及家庭角色、习俗(饮食、娱乐、工作方式)、政策、法律、传媒等因素对患者当前临床情况的影响。Matrix of psyche 2其它传统哲学、社会政治学说 Other philosophies儒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它宗教 Other religions共产主义佛教其它西方文化影响Other Western influences迷信、疗病术Superstition, healing practices科学、理性道家/道教市场经济中西合璧的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权钱交换中医TCM曾文星:文化影响精神病理的几种形式病因效应(pathogenic effects)病理选择效应(pathoselective effects)病理塑型效应(pathoplastic effects)病理修饰效应(pathoelaborating effects)病理促进效应(pathofacilitative effects)病理区分效应(pathodiscriminating effects)病理反应效应(Pathoreactive effects)二、家庭生活周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 (一)家庭生活的内容(content) 如:民族、种族、家庭传统、“神话”、禁忌、秘密、仪式、价值观、“门当户对”、重大事件……(二)家庭在咨客生活周期中的位置对个人人生位置的考量。纵向(年龄)与横向(人际关系)结合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阶段论:(摘自张春兴《现代心理学》,p.387) 阶 段 年 龄 心 理 危 机(发 展 关 键) 发 展 顺 利 发 展 障 碍 11岁对人信赖 对人不信赖信任,有安全感与人交往焦虑不安22-3岁活泼自动 羞愧怀疑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33-6岁自动自发 退缩内疚有目的方向,独立进取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46-青春期勤奋进取 自贬自卑具有求学、做事、待人基本能力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5青年期自我认同 角色混乱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6成年期友爱亲密 孤独疏离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7中年期精力充沛 颓废迟滞热爱家庭,栽培后进自我恣纵,不顾未来8老年期完美无憾 悲观绝望随心所欲,安享天年悔恨旧事,徒呼负负Jay Haley的家庭生活周期论1973年,杰·海里首次将既往用于描述个体的“生活周期”(life cycle)概念引入了家庭治疗领域。“症状往往出现于持续展开着的家庭(或其它人类群体)生活周期发生变化、中断之时。此时,症状是一种信号,表示家庭在克服其生活周期某一阶段的问题时遇到了麻烦。”。家庭生活周期可以分成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对应着一个“情感过渡过程”和一项“关键原则”老年生育、养幼年子女养青少年子女恋爱、结婚中年子女生养孙子女家庭阶段情感发展过程关键家庭发展要求的变化1。子女成年接受亲子分离自我与源家庭分化;建立

文档评论(0)

金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