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专题练习(十二)(含答案与解析).docxVIP

高考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专题练习(十二)(含答案与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十二)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目要求。) 1.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由于日本自身力量严重不足,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 日本选择“替代方案”没有灭亡中国,却达到了侵华目标。“替代方案”是指( ) A.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C.与西方列强共同掀起瓜分狂潮 B.割地赔款奠定侵华基础 D.建立傀儡政府掠夺资源 2.《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 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 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C.《马关条约》和维新变法 B.瓜分狂潮和五四运动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3.近代诗人黄遵宪有诗云:“城头蓬蓬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成败利钝非所睹,人 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迎击日军 C.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运动 B.徐骧、丘逢甲领导义军斗争 D.民族资本家提倡“实业救国” 4.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 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给慈禧太后造 成此影响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 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 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李鸿章在奏章中说:“近年部议停购船械,自光绪十四年后,我军未购一船倭人心计谲深,乘我力难添 ” 购之际,逐年增置。海上交锋,恐非胜算,即因快船不敌而言。?通过上述材料可知( ) ①北洋水师缺乏政府大力支持 ②中国海军在整体上落后于日本 ③日本海军力量获得长足发展 ④李鸿章正确指出中国战败根源 A.②③ C.①②③ B.①③ D.①②④ 6.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第十款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屈境内均有保 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顼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 永不叙用……”。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9 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 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 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 B.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8.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 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C.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B.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9.晚清大臣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 不堪设想就之计。”这表明现在各军械略齐,兵勇锐气可用,似不可听其恫吓之言,为此( ) A.《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 C.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 B.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 D.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 “10.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 “ 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1.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 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割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 中国……”这次起义是指( ) A.三元里抗英 C.捻军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2.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 的价值和相反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这 一观点认

文档评论(0)

xiaoluping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