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学术史(选择填空).ppt

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学术史(选择填空).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是中国比较文学由复兴走向空前繁荣的时期,在世纪之交中国比较文学处于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以学术史的形式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成果做一系统的...

莱辛 《汉堡剧评》 从比较文学学术史的角度看,这本书是一部跨国度的戏剧评论集。莱辛对上演的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戏剧,都做了具体的评论,在评论中常常自然而然地运用比较的方法。 莱辛 《汉堡剧评》既具有极强的欧洲文学连带感,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学意识;既具有排斥不良外来影响的鲜明而坚定的态度,也具有吸收借鉴优秀的外国文学的殷切之情与包容之心。这种矛盾统一的文化立场,正是比较文学应有的文化立场,对后来的比较文学批评也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二、欧洲浪漫主义时代的比较文学批评 德国 施莱格尔 《古今文学史》 法国 斯达尔夫人 《论文学》 《德意志论》 德国 施莱格尔 《古今文学史》 宏观把握 宏观把握有助于在总体上把握民族文学之间的巨大差异。 任何民族的特点都在一个大的系统中显示出来,在与别的民族的比较中呈现出来。 “反衬”式的比较方法 法国 斯达尔夫人 《论文学》(1800)和《德意志论》(1813)两部著作,全面地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欧洲文学的范围内,对当时欧洲的文学大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文学,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评论与研究,堪称欧洲近代比较文学学术史上最为系统的比较文学批评著作。 《论文学》 南欧 北欧 南方文学 北方文学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地理气候决定论 只有对这两个国家进行集体性的、现实的比较,才能弄清楚为什么它们难于相互了解。 斯达尔夫人的比较文学评论,是在比较文学学科没有成立之前的、最为系统的、最为深入地文本形态,也是欧洲的“比较文学评论”向19世纪的“比较文学研究”的过渡形态,在比较文学的学科系谱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位置。 三、近代亚洲的比较文学批评 东方各国从传统社会发展到近代社会的进程大大落后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大约开始于18世纪末,而大体结束于20世纪初,前后约有一百多年。 近代亚洲文学批评 特点: 普遍援引西方的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解读本国作品,解释文学现象,拿西方的各种主义、思想来解读、阐发本国的东西。 举例 坪内逍遥 《小说神髓》(1885) ——日本近代文学评论史上最早、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最能体现日本近代比较文学批评的特色的成果。 高山林次郎(高山樗牛)《批评及其方法》 提出文学批评的三种方法, 一是“历史的”, 二是“审美的”, 三是“比照的”。 四、“世界文学”观念的形成 “世界历史”观念 “世界文学”观念 “世界历史”观念 意大利 维柯 《新科学》(1725) “各民族在他们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守十一个三位一体的规律。” 德国戈特弗里德 赫尔德 《人类历史哲学要义》 “世界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诗的时代(童年)、散文时代(青壮年)、哲学时代(成熟时期)” “世界文学”观念 法国 马约瑟 翻译《赵氏孤儿》 《歌德谈话录》 东方文学进入欧洲文学家的视野,为他们冲破欧洲中心论,形成“世界文学”的观念奠定了基础。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东西方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的情况下,欧洲“世界文学”观念已经变得颇为清晰了。 举例: 第三节 学科成立:理论建构与学派形成 一、比较文学“学院化”与“比较文学研究”的展开 二、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与学科理论的初步建构 三、维谢洛夫斯基与俄罗斯的“历史诗学” 四、梵?第根与法国学派学科理论的完成 一、比较文学“学院化”与“比较文学研究”的展开 比较文学走上“学院化”,并且由“比较文学批评”转化为“比较文学研究”,只有这样,比较文学才能成为一个学科。 二、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与学科理论的初步建构 比较文学学术化过程中的里程碑——波斯奈特《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学术史上第一部直接以“比较文学”为书名的学科理论专著。 第一编 前言 第二编 氏族文学 第三编 城邦文学 第四编 国家文学 第五编 世界文学 氏族社会→城邦社会→民族国家→各民族广泛联系 氏族文学→城邦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 结论:文学从属于社会历史发展、文学只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精神投射。 三、维谢洛夫斯基与俄罗斯的“历史诗学” 俄罗斯最早将“东方”作为一个区域整体进行比较研究,对东方文学研究也最有成效,弥补了欧洲比较文学中长期存在的“西欧中心论”的偏颇。 与西欧的比较文学相比,俄罗斯比较文学的特征,在于其东西方文学基本平衡的全球文学视野,在于其兼收并蓄的综合性与整合性,凭着这一优势,俄罗斯的比较文学努力走出自己的路。 他们一方面十分关注西欧的“比较文学”的动态,借鉴西欧比较文学的成果与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与西欧的“比较文学”保持距离,他们在研究实践中大量运用比较的方法,但他们并非无条件接受比较文学“这一概念,而是对这个概念进行改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所谓”历史诗学“的学科理念。

文档评论(0)

_______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