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汇编].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泥石流活动的危险性 (灾害发生机率)评估 危险程度或灾害发生机率 (D)=泥石流的致灾能力(F)/受灾体的承 (抗)灾能力(E) D<1 受灾体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成灾可能性小; D>1 受灾体处于危险工作状态, 成灾可能性大; D≈1 受灾体处于灾变的临界工作状态, 成灾与否的机率各占50%, 要警惕可能成灾的那部份。 致灾体的综合致灾能力分级量化表 活动强度① 很强 4 强 3 较强 2 弱 1 活动规模② 特大型 4 大型 3 中型 2 小型 1 发生频率③ 极低频 4 低频 3 中频 2 高频 1 堵塞程度④ 严重 4 中等 3 轻微 2 无堵塞 1 F=16~13:综合致灾能力很强; F=12~10:综合致灾能力强; F=9~7;综合致灾能力较强; 受灾体(建筑物)的综合承(抗)灾能力分级量化表 设计标准 <5年一遇 1 5~10年一遇 2 20~50年一遇 3 >50一遇 4 工程质量 较差, 有严重隐患 1 合格,但 有隐患 2 合格 3 良好 4 区位条件* 极危险区 1 危险区 2 影响区 3 安全区 4 防治工程和 辅助工程的 工程效果 较差或 工程失效 1 存在较大问题 2 存在部份问题 3 较好 4 E=4~6 :综合承(抗)灾能力很差; E=7~9:综合承(抗)灾能力差; E=10~12:综合承(抗)灾能力较好; E=13~16:综合承(抗)灾能力好。 泥石流防治评估决策(治理紧迫性分析) 致灾能力(F) 承灾能力(E) 很差 (4 - 6) 差 (7 - 9) 较好 (10 -12) 好 (13 -16) 很强 (16 –13) Ⅰ Ⅰ Ⅰ Ⅱ 强 (12 –10) Ⅰ Ⅰ Ⅱ Ⅲ 较强 (9 – 7) Ⅰ Ⅱ Ⅱ Ⅲ 弱 (6 – 4) Ⅱ Ⅲ Ⅲ Ⅲ Ⅰ治理紧迫; Ⅱ治理较紧迫; Ⅲ预防为主。 (作为泥石流治理可行性综合评判的依据之 一 ,根据紧迫性提出提出勘查方案 ) 根据调查结果,按其危害性、治理紧迫性、发生频数、防治经济合理性、治理难易程度等要素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确定防治方向和阶段。 评价因素集 权重值 评价集(治理必要性划分)B 必要 符合条件时必要 不必要 (搬迁、避让、群防) 危害性 0.25 特大型(85-100) B11 大、中型 (60-85) B12 小型 (<60) B13 治理紧迫性 0.25 紧迫 (85-100) B21 较紧迫 (60-85) B22 预防为主 (<60) B23 发生频数 0.20 高频数 (85-100) B31 中频数 (60-85) B32 低频数 (<60) B33 防治经济合理性 0.15 合理 (85-100) B41 较合理 (60-85) B42 不合理 (<60) B43 治理难易程度 0.15 易治理 (85-100) B51 较易治理(60-85) B52 难治理(<60) B53 确定防治方向和阶段模糊综合评判 对上述进行“取小”法则进行复合运算; 归一化后,取K1、K2、K3中的最大值作为K值,并按以下规则评判: 当隶属度值(K): K>0.85,勘查治理; K=0.7-0.85,需满足高频数、易治理条件时,勘查治理;否则进一步调查论证; K=0.6-0.7,满足高频数、易治理、经济合理时,勘查治理;否则搬迁、避让、群测群防; K<0.6 时,搬迁、避让、群测群防。 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基本规定 工程地质测绘 遥感解释: 解译泥石流的区域性分布、地貌和地质条件; 不同时相对比解译泥石流发展过程、演化趋势; 编制遥感象解释图,比例尺:1:8 000~1:34 000。 填图要求: 单元的尺寸在图上最小为2mm。 在1:500~1:2 000的地形图上修建拦挡工程和排导工程地质点误差﹤3mm, 其它地段﹤5mm。 地质地貌测绘: 全流域及沟口以下可能受泥石流影响的地段,以沿沟追索、实测和填绘剖面为主 调绘与泥石流形成、活动有关的地质地貌要素(参见附录E), 编制相应地貌图与地质图,填绘纵剖面图与横断面图。 流域平面填图比例尺宜为1:10 000~1:50 000, 分区平面填图比例尺宜为1:500~1:5 000; 纵剖面图比例尺横向宜为1:500~1:2 000,竖向宜为1:100~1:500; 横断面图比例尺横向宜为1:200~1:500。。 治理工程勘查的水文测绘 暴雨

文档评论(0)

肖四妹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