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 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 第25讲.ppt

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 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 第25讲.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oying 目录 A.汽轮机本体检修 B.汽缸检修 C. 隔板检修 D. 汽封检修 E. 转子检修 F. 轴承检修 G. 转子找中心 H. 转子找平衡 轴承检修 轴承解体检查 轴颈下沉测量 轴承油间隙测量及调整 轴瓦合金的研刮 轴瓦紧力的测量与调整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1、支持轴承常见故障及原因 常见故障:轴瓦乌金的磨损剥落,局部融化(烧瓦),乌 金与瓦壳分离(脱胎)。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1、支持轴承常见故障及原因 故障的征象:轴承瓦温及出口润滑油温升高,振动加剧 故障的原因: ①润滑油系统不畅通或堵塞,润滑油变质 ②乌金的浇铸不良或成分不对 ③轴颈与轴瓦间落入杂物 ④轴承的安装不良,间隙不当及振动过大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2、轴承解体检查 1)轴承解体 a 拆除热工元件 b 拆除轴承盖螺栓 c 拆除结合面螺栓 d 吊走转子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2、轴承解体检查 2)轴承检查 a 宏观检查: ①轴承合金表面轴颈摩擦痕迹位置;②轴承合金面有无轴承合金面有无划伤、损坏和腐蚀现象;③轴承合金面有无裂纹、脱胎、局部剥落现象;④垫铁承力面或轴承座洼窝球面上有无磨损和腐蚀,垫铁螺钉是否松动;⑤检査轴承两侧及顶部间隙是否合格;⑥检查轴瓦垫铁与轴承座洼窝有无间隙;⑦检査轴承水平中分面是否存在间隙;⑧对有顶轴油囊的轴承,应仔细检査油路是否畅通,油囊的四周与轴颈的接触面是否良好,油池深度是否合格。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2、轴承解体检查 2)轴承检查 b 轴承合金探伤检查脱胎情况: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3. 轴颈下沉测量 方法:轴颈下沉量的测量可利用桥规进行 。记录中一定要写明A数值、轴承号、桥规放置位置和方向等,以便在以后每次测量时相互比较,从而 目的:监视轴颈的位置和合金的磨损情况。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4. 轴承间隙测量 1)两侧间隙测量 在室温状态下,揭开上半轴承,用塞尺測量下半轴承与轴颈两侧间隙,每侧取有一定代表性的两个测点(一般在轴承的两端),塞尺插入的深度约为轴颈的1/12-1/10。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4. 轴承间隙测量 2)顶部间隙测量 用压铅丝的方法进行测量。压紧时用塞尺检查水平对口结合面有无间隙,当用0.03mm塞尺通不过。 轴承检修 轴承检修 轴承检修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6. 轴瓦合金面刮研 1)圆筒形轴瓦 单油楔圆筒形轴瓦接触角为60°,接触面积上的接触点应均匀分布。在轴瓦两端,应有约10-20mm宽的合金与轴颈不接触,须留有0.02mm的泄油间隙。轴承的进油侧和出油側,均应修刮出合适的油囊,使轴承有充足的油量,否则会造成运行中轴瓦温度过髙,影响轴瓦寿命。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6. 轴瓦合金面刮研 1)圆筒形轴瓦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6. 轴瓦合金面刮研 1)圆筒形轴瓦 顶轴油镗的尺寸必须按图纸要求修刮,其深度一般为0.05 ~ 035mm,边缘应光滑过渡。油镗太浅,轴不易被顶起,轴瓦合金与轴稍有研磨时油镗将被破坏。一般易采用上限数值,油镗位置应处于轴瓦中心对称布置。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6. 轴瓦合金面刮研 2)椭圆形轴瓦 研刮要求与圆筒形轴承基本相同,椭圆形轴瓦的接触角比圆筒形轴瓦略小,一般为45°~50°。 轴承检修 轴承检修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8. 轴瓦紧力的测量与调整 定义:轴瓦的紧力就是轴承盖对轴瓦的压力 危害:紧力过大可能使轴承、轴承盖变形,特别是球面轴瓦将影响自由调位,紧力过小将引起振动。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8. 轴瓦紧力的测量与调整 1)测量方法 压铅丝法。 轴承检修 径向支持轴承的检修 8. 轴瓦紧力的测量与调整 2)测量误差原因 ①轴瓦组装不正确,如下半轴瓦放置的位置不正确,定位销饼蹩劲,轴瓦结合面、垫铁及轴承座洼窝清扫不干净或有毛剌等;②轴承盖螺拴紧力不足或紧力不均匀,铅丝直径太粗,轴承盖紧力过大使轴承盖或轴承变形,这样测出的压铅丝厚度并不是真实间隙;③铅丝和垫片放置位置不当,垫片表面有毛剌,垫片厚度不均匀;④测量时选点无代表性,如铅丝过长,只测铅丝两端处厚度。 * 汽轮机本体检修工艺 * * * *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