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神农溪导游词介绍5篇
神农溪是湖北省巴东县,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有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观,兔耳岭的峭壁怪石,发源于 华中第一峰 神农架的南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神农溪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
神农溪导游词介绍(1)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国家4A级旅游区 神农溪.游览方式是乘坐双体仿古豪华环保旅游船,逆神农溪上行16.8公里,沿途要经过龙昌、鹦鹉、神农三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可观赏峡谷风光、古栈遗迹、岩棺葬群、土家村落等;船行约40分钟后可抵达罗坪游客接待中心,再换乘古老的 碗豆角 扁舟,平湖荡舟2公里至九孔岩,逆水拉纤2公里至尧家滩,在罗坪接待中心可品尝土家风味餐和欣赏土家歌舞表演,尔后乘环保船返回,整个游程约42公里,时间4至5小时.
神农溪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境内,是长江北岸的一条常流性溪流,发源于神农架南坡,故名神农溪.
神农溪全长60公里,沿途接纳了17条溪涧,相对落差2900余米,在离巫峡口东2000米处的西壤口注入长江.神农溪两岸绝壁夹峙,山岩多成80度至90度倾斜,直插蓝天,两岸悬棺,栈道清晰可见,峡谷最窄处不到5米,溪中最陡的猴子滩落差达3米.溪的上游是神秘莫测的小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神农溪旅游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景观独具特色,集长江三峡雄、秀、险于一体.现辟旅游景区32公里,有神农峡、绵竹峡(支流)、鹦鹉峡、龙昌峡四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峡段,其中两个土家村寨叶子坝和龙船河点缀其间,面积57.5平方公里.区内灌木植被葱笼,山花馨香四溢,猴群嬉戏,黄羊獐麂出没,山水蓝天一色,一派山野情趣.沿途有溶洞60余处,险滩、长滩、湾滩、浅滩30余处,历有 一里三湾,湾湾见滩 之说.溪水深潭碧绿,飞瀑遍布,悬棺、栈道、原始扁舟、古老村落、土家风情构成了原始、古朴、自然、野趣的景致.在神农溪,乘 豌豆舟 木扁舟漂流和乘环保船观光游览,独具特色,极富魅力,已成为三峡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
135水位定型,使得神农溪风景区线路延长,转型升级,不仅进入条件改善,安全系数增大,形式、内容上更加多样,而且还增添了峡谷平湖的美景.连过去游人罕至的神农峡的奇异风景 神农温泉、神农洞、神农峰等,也呈现在游人面前.
神农溪延伸开发后,由县政府投资850万元在溯溪而上16.8公里的罗坪复建了游客接待中心,较原来的接待中心功能更加齐全,设备更加完善,是游客休息、就餐、观看土家歌舞表演的理想场所.
好,我们现在到了西壤口,请大家上环保船坐好.这西壤口是巫峡的出口,历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殷、商、战国、汉等朝代遗留下来的古墓葬群.三国时,刘备曾派张飞镇守于此.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壤口李家湾发现了四座古墓.这里还出土过巴氏矛、巴氏剑、巴氏征、巴人盾等巴人用过的兵器,存有建于明代的 杜甫草堂 遗址.
各位朋友,龙昌峡到了.龙昌峡全长5.7公里,两岸山峰对峙,滩多水急,峡谷迂回曲折,深若幽巷重门,平均宽度不足20米,两岸山岩多里80度至90度,直插蓝天,斜坡直透溪底,以 雄 著称.
我国唐代诗人杜甫曾乘舟漂流过此峡,并作诗赞曰:
迢迢水出走长蛇,
怀抱江村在野牙,
一叶兰舟龙洞府,
数间茅屋野人家.
北宋至和三年,有蒋凯、彭德纯、周茂叔乘船漂流过此峡,故历史上又称这峡为 三游洞 .
据说很久以前龙昌峡峡谷两岸树木繁茂,藤蔓植物攀附其上,以致形成遮天蔽日形似洞穴的景观,有《小方壶斋舆地记胜》记载为证:
此洞非石洞,
乃山水之奇观也,
一洞十里,
可浮舟往来.
1990年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漂流此峡后盛赞: 这才是真正的峡!
请大家向右上方看,约50米的高处有岩棺一座,它是古代巴人的葬棺.为什么将棺木放在高高的山上呢?这是因为土家族奉行高葬的习俗,认为高葬者至孝.有诗称赞说:
棺木为何悬此岩,秋风凄雨痛人怀;
雪飞巫峡山戴孝,树动风声松举哀.
春玉百花呈葬礼,夜间明月照灵台;
可怜你是谁家子,尸到如今尚未埋?
据上海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组成的中国岩棺协会的专家考证,这种岩棺葬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仪,又名洞葬、拾骨葬、洗骨葬,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代巴人死后,将尸体就近掩埋,待过了3~5年或更长时间(最多不超过13年),等到血肉归于大地后,再起出骸骨,洗净后放于棺材中,然后在临江的悬崖峭壁上凿洞为墓,将棺材置于悬崖绝壁洞内.这种葬俗源于巴人 葬至高则孝心至纯 的思想.唐人在《朝野金载》中就有记载: 五溪父母死,于村外搁其尸,三年而葬,亲戚宴饮歌舞,一月余日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宝以葬之,弥高者以为孝,既后而不再祭祀.
在神农溪的三个峡谷中,发现悬棺多处,仅龙昌峡东岸的石罅中,就有7座悬棺,两具外露清晰可见.在峡西石壁上,还有多处古栈道道遗迹.岩棺是怎样放在悬崖峭壁之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