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生态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洋环境生态学1上课时间、地点Class hour周二[ 5-7节] 0202Office hour周二、四 8:30-11:30am水产馆2#2142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宽泛不拘泥于教材理论实践结合同学随时反馈讲授及时改进3考核方式和学习要求考核方式?平日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日作业(包括小论文等)占20%,平日表现(出勤及课堂表现等)占10%;期末成绩占 总成绩的70%,闭卷方式。?最终总成绩=平日表现成绩+平日作业成绩+期末成绩学习要求?按时出勤听讲?及时反馈信息?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复习考试4课程教学目标与修读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人为干扰下海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规律以及受损海洋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重点掌握 海洋生态学基本理论、海洋生态环境受损与生态监测评价方法、 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等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洋生态失衡现象,培养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具备将来从事与海洋环境、生物资源以及生态学相关的研究以 及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技能。5课程教学目标与修读要求修读要求?该课程主要依据生态学原理,着力阐述和介绍人为干扰下海洋生态系统受损后的变化过程、规律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理论和实践问题,突出了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间的交叉和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学生应具备生态学的视野、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论,从而来 认识、研究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海洋环境问题。先修课程?普通生态学6课程体系及内容教学内容总学时课堂教学学时课外辅导/课外实践学时理论讲授实践环节总论22第一章海洋生物与环境22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33第三章群落生态学33第四章生态系统生态学44第五章海洋生态系统服务44第六章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66第七章 海洋污染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6第八章受损海洋生态系统 的修复66第九章海洋生态系统管理66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667绪论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第三节 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8教学要求:了解: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形成与发展;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 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理解:目前面临主要海洋环境问题。重点、难点:理解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9第一节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二、环境生态学的定义三、环境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10福安湾坞乡的红树林群被大米草围困11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 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 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 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 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 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 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 或砖红色、绿色、黄色、 棕色等。12夜光藻赤潮的景象赤潮引起养殖鱼类死亡死树林的作用1、 红树林的生物资源 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 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 大型底栖动物,104种 鸟类、133种昆虫。2、红树林还具有防风 消浪、促淤保滩、固岸 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的功能。海南保护红树林 各类水禽自由飞翔17红树林遭到破坏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 红色而得名。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 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18破坏红树林的后果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的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 沦为红树林濒临灭绝的国家。红树林资源锐减造成:海滨生态环境恶化、滩涂海洋经济动 物产量下降60~90%、近海鱼苗资源明显下降、珍珠养殖出 现危机、赤潮灾害日趋严重、海洋国土侵蚀、港口淤积率提 高、台风暴潮经济损失急增、滨海置荒土地增多及海洋景观 日趋单调。六年前,茂密的红树林如今的黄土1920人类开采活珊瑚用作建筑材料21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 然是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 在渤海湾、长江口、江苏 近岸、杭州湾、珠江口和 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 域。222324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1、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环境问题的演变原始文明时代“自然界中的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人类对生物圈的第一 次重大冲击农业文明时代生态破坏17世纪中叶,现代工业文明, 人类对生物圈的第二次重大冲 击。18世纪后半叶,蒸气机得 以广泛应用,第一次产业革命区域性的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19世纪30年代,电机的产生和 电力的应用,第二次产业革命 两次世界大战,刺激了许多工 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社会发展迅速。工业文明时代。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25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2、环境问题的根源①经济超速增长的结果②人口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