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系列之如何与家长沟通.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与家长沟通 碰到这8类家长,班主任该怎么办? 除了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等工作,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也是教师日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架设有效的家校沟通桥梁,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与家长形成合力引导学生成长。但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知识层次、教育观念的家长,教师又该采取何种沟通技巧和策略呢? 哪8类家长 1、“放任不管型”家长 2、“溺爱放纵型”家长 3、 “碎碎念型”家长 4、“光说不练型”家长 5、“经济杠杆型”家长 6、“期望过高”型家长 7、“脾气暴躁型”家长 8、“机械管理型”家长 “放任不管型”家长 解决对策: 让家长“眼见为实”看到差异。 采取主动,多沟通,及时与他们联系,通过分享学生在校的进步和学习成果,鼓励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的爱心与期望,从而改变他们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 “溺爱放纵型”家长 解决对策:建立信任 达成共识 老师要注意沟通方式,多些耐心、细心,老师找到问题背后的关键原因,要了解学生入校前的生长情况、家庭环境等,再实施干预,进行矫正。得到家长的配合、达成共识是首要的任务,在与家长的多次沟通时,我秉着真诚。 “碎碎念型”家长 解决对策:学会倾听 长话短说抓重点 理解了家长碎碎念背后对孩子深深的爱时,便可以本着尊重、理解的态度去沟通了。 如果时间有限,那么就与家长针对一两个重要方面进行交流。 最好的交流方式就是耐心地倾听,让家长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 “光说不练型”家长 解决对策:找准关键 出谋划策 不认可回避型。主要是家长内心对老师反映的问题不认可,潜意识地回避和应付。 无能为力型。这些家长大都想管孩子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只能“光说不练”。不认可回避型。主要是家长内心对老师反映的问题不认可,潜意识地回避和应付。这部分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老师反映的如逃避上操、交往障碍、不尊重他人等问题,觉得是小题大做。因此便采取回避和应付的态度。 无能为力型。 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不要轻易请家长到学校,以避免家长对老师因“小事儿”把自己请到学校而产生反感。其次,与家长沟通时先从孩子的优点入手,充分肯定,再用实例分析孩子“问题”背后的潜在危机,这样更容易被接受。 这些家长大都想管孩子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只能“光说不练”。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要给家长一个信心,帮助家长分析问题找原因,给予家长切实的帮助,“出谋划策”。如可以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做计划、订契约,并针对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实际问题,提供一些科学有效的家教方法。 “经济杠杆型”家长 解决对策:物质、精神奖励要“双管齐下” “经济杠杆型”家长主要以通过金钱、物质奖励激励为主,希望能够通过物质刺激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或培养好习惯,但有时却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金钱奖励教育只是一种辅助性的奖励评价手段。也许短期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尤其是在培养孩子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方面上,却是不利的。单纯的“金钱奖励”容易使孩子变得功利,“财迷心窍”。 “经济杠杆型”家长(2) 同时,在班集体活动中,孩子也会因“无利”而养成事不关己的自私态度。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应该是体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集体精神。而家长的金钱奖励无疑会让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 因此,我在与“经济杠杆型”家长沟通时,总会强调:金钱、物质奖励要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精神鼓励是一种满足孩子心理需要的奖励,比如称赞、表扬、鼓励、关注等可以令孩子更加自信,感受父母温暖的言语和赞赏的眼神,从而加倍努力。 而物质奖励也可以有,家长可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鼓励他继续努力。只有将这两种奖励机制很好地搭配和运用,才能让孩子既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又能培养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期望过高”型家长 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观察和了解所教的学生,看到他们的特点和长处。但对于家长而言,对一个孩子的教育没有参照物,因此有时候会对孩子期望过高,通常表现为把自身没实现的愿望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压力山大,这也容易让老师在工作中无所适从。 这时候,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要直接对家长的做法进行否定,要倾听家长对于孩子的期待。同时,在倾听过程中,既要肯定家长对孩子的正确认识,也要主动介绍自己眼里看到的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展望。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方式,尤其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学生往往因为这些“期望过高型”家长的压力,而产生焦虑、不安、消极的心态,这时,老师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解铃还须系铃人”,帮助家长主动做“解铃人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