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避难间在建筑抗震防火中的应用培训.pdf

安全避难间在建筑抗震防火中的应用培训.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避难间在建筑抗震防火中的应用 2015.05 避难间 当灾害(地震、火灾、飓风等)发生,人员无法撤出 时,为减少灾害人员伤亡,而设立的安全度高于其他空间 的应急避难场所,待灾害过后能够及时、安全的撤离至更 安全的地方。 一、抗震篇 二、防火篇 1. 关于地震逃生 1.设置消防避难层(间)的 2. 国外建筑抗震招数 必要性 3. 国内情况 2.各国(地区)规范要求 4. 对村镇低层住宅避难间的 3. 我国规范设计要求 建议 4.避难层(间)的维护管理 5.示范项目介绍 一、抗震篇 1. 关于地震逃生 2. 国外建筑抗震招数 3. 国内情况 4. 对村镇低层住宅避难间的建议 1.关于地震逃生 从古至今, 地震灾害一直困扰着人类, 每次大地震都给 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形成地震的原因十分复杂,截 至目前, 我们仍然无法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 这也给我们防 御地震灾害带来了难度。尽管如此,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 的进步, 我们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地震 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逐渐减少。 1.关于地震逃生 ⚫地震波(一般指横波)持续时间10s左右。最长的是日本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为1-2 分钟。 ⚫有人曾对农村单层砌体房屋的地震逃生进行了的模拟试验 实验表明,当门关闭时 对于中青年组 男子组逃生的时间均 值为9.328s,女子组逃生的时间均值为9.778s,老年组逃 生的时间均值为14.244s。对于多、高层建筑,地震发生 时的逃生时间会更长。 ⚫室内居民的逃生行为有以下过程: 感知地震—判定是否需要逃生—室内逃生—开防盗 门—走廊逃生—到楼梯间(避难通道 或安全岛)。 1.关于地震逃生 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多高层砌体住宅中的居民难以在 10s内到达楼梯间,尤其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幼儿、残 疾人更是难以短时间内到达楼梯间。 ⚫地震预警: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波的传播纵波P波比横波S波快,但 后者造成的危害比前者大,因此地震P波到S波之间的时间 段通常是地震逃生的黄金时段,大约有10s到1分钟的时间。 地震预警就是利用地震发生后,P波与S波之间的时间差, 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S波传播到设防地区前,向设 防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便人们能迅速撤离 1.关于地震逃生 到安全地带,以减小当地的损失。原理上,在距离震源50 公里内的地区,会在地震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90-100公 里内的地区,能提前20多秒收到预警信息。 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整体的社会工程,并不是一个 简单的技术问题,需要综合考虑科技因素、经济因素和社 会因素。 2014年,全球有五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能够为一个或多 个用户提供预警信息的预警系统。除了墨西哥和日本拥有 通过多种通信信道提供给公众预警信息的预警系统外,台 湾、土耳其和罗马尼亚也拥有为一个或多个用户提供信息 1.关于地震逃生 的地震预警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地震大国同时也是地震 研究实力最为强劲的美国,至今仍没有实际运作的地震预 警系统。 我国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陆续在一些地区建立了地震 预警台站,形成预警网。目前,该地震预警系统已连续预 警景谷6.6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芦山7级强震等18破 坏性地震,无误报和漏报。同时已逐步在学校、社区等人 员密集场所,以及高铁、化工、地铁、核反应堆等重大工 程中开展地震预警应用。由此,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 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文档评论(0)

118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