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之刑民交叉案件.pdf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案是否需要中止审理。本院认为,实行“先刑后民”有一 个条件:只有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即“本 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才“先刑后民”。本案中,原告经沣公司根据《最高额授信 借款合同》向天鼎公司发放贷款 300 万元后,其对天鼎公司 的债权即告成立。至于天鼎公司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的犯罪,与本案合同纠纷属于两个法律关系,公安部门立案 侦查、检察院起诉以及法院判决构成刑事犯罪,并不影响法 院依据民事诉讼法审理本案当事人间的民事合同纠纷,本案 中的民间借贷基本案件事实并非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理结果 为依据,故本案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 应“刑民并行”审理,对被告全洲公司提出本案应该中止审 理的抗辩主张,本院不予支持。 已涉嫌贷款诈骗或合同诈骗,证据不足,亦未能提供公 安机关立案侦查手续,故该主张不能成立 本院认为,一、关于民刑交叉问题。1998 年 4 月 29 日施行 的《民刑交叉规定》第一条、第十条、第十一条关于“同一 公民、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因不同的法律事实,分别涉及经 济纠纷和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和经济犯罪嫌疑案 件应当分开审理。”“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 与本案有牵连,但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 线索、材料,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 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人民法院作为经 济纠纷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 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或检察机关”等的规定,明确了以是否“同一法律事实”、“同 一法律关系”作为区分民刑交叉案件处理方式的标准,即民、 刑分属不同法律事实的,民、刑并行;民、刑属于同一法律 事实的,先刑后民。2014 年 3 月 25 日施行的《非法集资意 见》第七条规定:“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正在侦查、起诉、审理的非法集资刑事案件,有关单位或者 个人就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申请执行涉 案财物的,人民法院应当不予受理,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 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或者执行过程 中,发现有非法集资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或者中 止执行,并及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公 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侦查、起诉、审理非法集 资刑事案件中,发现与人民法院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属同一 事实,或者被申请执行的财物属于涉案财物的,应当及时通 报相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确属涉嫌犯罪的,依 照前款规定处理。”《非法集资意见》遵循了《民刑交叉规定》 在民刑交叉问题处理上的“同一性”标准,但是没有采取《民 刑交叉规定》“同一法律事实”、“同一法律关系”的表述, 而是采取了“同一事实”的表述。“同一事实”的表述作为 民刑程序选择判断标准更为科学。因为法律事实、法律关系 均是指法律规范调整下的事实和关系,只要法律规范性质不 同,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就不同。从这一意义上说,由于民 事规范和刑事规范性质的不同,民刑交叉情况下不存在同一 法律事实或同一法律关系,故以此表述作为判断民刑程序选 择标准存在逻辑矛盾。2015 年 9 月 1 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同 一事实”的表述亦予采纳。综上,在判断民刑程序选择问题 上,《民刑交叉规定》和《非法集资意见》在采用 “同一性” 判断标准上并无差别,只是在表述用语上存在变化。无论《民 刑交叉规定》还是《非法集资意见》,在民刑交叉涉及同一 事实时,均规定应当先刑后民;若案件涉及不同事实,则应 当对不涉及犯罪事实的民事纠纷继续审理。对 “同一事实” 的认定,并非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和刑事法律规范作出规定的 要件事实,而应是自然意义上的事实本身。如果民事案件中 涉及的事实,对刑事案件的审理、善后处置等有影响,也当 属同一事实。 在司法实务中,“先刑后民”这个观念已失去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不支持“先刑后民”的处理方式中,有的态度则直截了当,有的则 模棱两可(以不起诉或没立案为由拒绝先刑后民, 但并未提供涉嫌 犯罪的相应证据,司法机关也未就与本案相关的问题进入刑事司法审 查程序,)。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书 (2014)浙绍商终字第 1027 号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