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SLA莱克伍德公墓陵园 墓园的设计是景观设计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产生及整个发展演变过程都是人类对生死问题思考的物化,是情感的集结。 墓园 陵园 《园林基本术语行业标准》的行业标准中,把墓园定义为:园林化的公墓。它不再是一个孤立、有边界的特殊场所,而是溶解变化成为城市生态、开放的绿地,融合于城郊自然景观,渗透于居民的生活,弥漫于城市中的绿色液体。是整体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为中国帝王的坟墓,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据辞海注释陵园现泛指以陵墓为主的园林。 纪念性公园 公墓 为纪念革命烈士和表彰他们的光辉业绩,在埋葬烈士遗骨、衣冠或就义的地方建成陵墓、树立墓碑并附有较大面积的园林。它是以革命活动故址、烈士陵园、历史名人活动旧址及墓地为中心的景观绿地,供群众瞻仰、凭吊及游览休息的景观。 即公共墓地,属殡葬园区的范畴,是人民群众办理丧事的活动场所,是为城镇居民提供骨灰或遗体安葬,并实行有偿服务的公共墓地。 公墓原有殡葬功能只是墓园中的一个隶属功能。现代墓园还包括着以往公墓所不具备的生态、休闲、教育等其他功能。 场地背景 新公墓选址在公墓的入口附近,由庄严的成年树群围绕。该地点包含了一个大型的凹陷区域,从1967年起便作为一个4层高的陵墓建筑的前院。墓园内有大片绿地,侧面则是草坪斜坡,绿地与斜坡之间由成排的高大的常青树所分割,恰好位于大型陵墓与莱克伍德之珠之间的轴线上,与另一端的拜占庭风格教堂如出一辙。组成“陵园地下墓室”的整体高墙立于阶梯两侧将陵园空间连通至教堂处。该区域从整体上有意识地限制了步道的数量,且不设置休憩座位。 莱克伍德公墓已有142年的历史,如今它 正面临着一个考验:如何在这个肃穆的、有 重大意义的场景中创造一处具有纪念意义的 21世纪空间。 总体规划旨在建造一座崭新的陵墓与接待厅(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火化与地上埋葬服务的需求),并使对总体的历史公墓景观的影响控制到最小。通过创造一个新的中央景观空间,统一与现有的公墓以及标志性教堂的特征 中央草坪确定了陵园空间,并能够为最多350人提供举办纪念活动的场所。草坪四周设计了舒适静谧的空间,以供三两知己相聚畅聊。项目同时保留了莱克伍德公墓教堂四周的壮丽景色。 反思池是教堂与公墓的轴线。成排的树木使陵园空间更规整,为人们自省提供了一处安静的地方。外,山楂树改善了地下墓室外墙的景观效果。 新陵园的景观包括 了位于边缘的长凳、庄严的枫树与山楂树,以及一个经重新设计的零边缘反思池,为人们提供了户外集会/活动空间 可持续设计在整个陵园项目中得到贯彻,从绿色屋顶,创新的雨水导排策略,到转移工程废水以及大量的本地树种种植。设计者力求创造一个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在功能上对环境影响最小的项目。 绿色屋顶天衣无缝地延伸了公墓的“草坪规划”美感,成为一处崭新的景致 花楸树的名字来源于其清淡优雅的花朵。美国早期殖民者认为,当花楸树开花时,土地已经充分解冻而变得松软,可以挖掘坟墓举行葬礼了。树边的河卵石可以将径流收集到下级渗透系统中。 一个深度整合建筑与景观的设计方案,将一个恶化的、“没落的”空间进行转化,创造一个富有诗意的现代景观 新地下墓室花园外部景观 设计师特别注重室内空间与室外景观的融合。设计师用一个简洁的花窗木设计将地平面巧妙地衔接起来,不仅营造了闭合的室内感,同时将建筑的几何美感延伸到室外景观之中 暮色下的新陵园 设计在内部与外部空间上建立了一个同意的关系,突出了大型中央集会空间,同时提供了供人们沉思的次级空间。零边缘反思池以不对称的方式置于中央草坪上,回应了陵园景观建成环境的轴向关系,同时为陵园空间带来了动态的视觉中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