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版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ocxVIP

2020年新版SL52-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ocx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 52-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力工业部 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52-93的通知 水建[1993]330号 为推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的进步,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水利部和原能源部 委托水利水电长江葛洲坝工程局为主编单位, 对原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局标准 《水 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DJS9-85进行了修订。该规范的修订送审稿已通过两部审查, 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SL52-93,自1993年12月1日起执行,原局标准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水利电力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1993年6月25日 1 总则 1.0.1 本规范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其内容包括总则、控制测量、 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 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 变形监测、竣工测量。 1.0.2 施工测量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根据工程施工总布置图和有关测绘资料,布设施工控制网。 针对施工各阶段的不同要求,进行建筑物轮廓点的放样及其检查工作。 提供局部施工布置所需的测绘资料。 按照设计图纸、文件要求,埋设建筑物外部变形观测设施,并负责施工期间的观测 工作。 进行收方测量及工程量计算。 单项工程完工时,根据设计要求,对水工建筑物过流部位以及重要隐蔽工程的几何 形体进行竣工测量。 1.0.3 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 1.0.4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应符合表 1.0.4的规定。 表1.0.4 施工测量主要精度指标 序号 项目 精度指标 说明 内容 平面位置中误 差(mm) 高程中误差 (mm) 1 混凝土建筑物 轮廓点放样 ± (20 ?30) ± (20 ?30) 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2 土石料建筑物1 轮廓点放样 ± (30 ?50) ± 30 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3 机电设备与金 属结构安装 安装点 ± (1 ?10) ± (0.2 ?10) 相对于建筑物安装轴线 和相对水平度 4 土石方开挖 轮廓点放样 ± (50 ?200) ± (50 ?100) 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5 局部地形测量 地物点 ± 0.75(图上) 一 相对于邻近图根点 高程注记点 1/3基本等咼 距 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 6 施工期间外部 变形观测 水平位移测 占 八、、 ± (3 ?5) 一 相对于工作基点 垂直位移测 占 八、、 一 ± (3 ?5) 相对于工作基点 7 隧 洞 贯 通 相向开挖 长度小于 4km 贯通面 横向土 50 纵向土 100 ± 25 横向、纵向相对于隧洞 轴线。高程相对于洞口 高程控制点 相向开挖 长度4? 8km 贯通面 横向土 75 纵向土 150 ± 38 1.0.5 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系统,宜与规划设计阶段的坐标系统一致,也可根据需要 建立与规划设计阶段的坐标系统有换算关系的施工坐标系统。施工高程系统,必须与规划 设计阶段的高程系统相一致,并应根据需要就近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其联测精度不宜 低于本工程首级高程控制的要求。 1.0.6 局部建筑工程部位相对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单独建立高精度的控制网。控制网 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专门设计。 1.0.7 水利水电工程各项施工测量工作,除使用本规范所规定的方法外,亦可采用能 满足本规范精度要求,并经过实践验证的新技术、新方法。 1.0.8 施工测量人员应遵守下列准则。 在各项施工测量工作开始之前,应熟悉设计图纸,了解规范的规定,选择正确的作 业方法,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对所有观测数据,应随测随记、严禁转抄、伪造。文字与数字应力求清晰、整齐、 美观。对取用的已知数据、资料均应由两人独立进行百分之百的检查、核对,确信无误后 方可提供使用。 对所有观测记录手簿,必须保持完整,不得任意撕页,记录中间也不得无故留下空 页。 施工测量成果资料(包括观测记簿、放样单、放样记载手簿 ),图表(包括地形图、 竣工断面图、控制网计算资料 )应予统一编号,妥善保管,分类归档。 现场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仪器的安全,禁止冒 险作业。 对于测绘仪器、工具应精心爱护,及时维护保养,做到定期检验校正,保持良好状 态。对精密仪器应建立专门的安全保管、使用制度。 2平面控制测量 一般规定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指标及布设密度, 应根据工程规模及建筑物对放样点位的精 度要求确定。 平面控制网的等级,依次划分为二、三、四、五等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或 相应等级的光电测距导线网,其适用范围按表 2.1.2执行。 表2.1.2 各等级首级平面控制网适用范围 工程规模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