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五单元 单元整合.pptx

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五单元 单元整合.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整合;一、中国古代货币政策得失与王朝兴衰 1.稳定开明的货币政策对国家兴盛的推动作用 (1)西汉货币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汉武帝废止各地铸造货币的权力,统一由中央铸造。中央独占铸币的权力以及货币的成功流通为汉武帝时代的经济实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大大增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2)盛唐的货币政策推进了开元盛世的出现:唐建立后,为适应其统治需要,于高祖武德四年着手整顿货币,颁诏废五铢钱,改铸统一的开元通宝。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 300年。唐朝币制的成功推行,对唐朝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混乱的货币政策加速政权的瓦解 (1)王莽改革币制的失败加速了政权的衰亡。王莽共进行了四次币制的改革,这些改革都是以新铸的劣质货币代替质量较高的旧币,所以在王莽实行货币改革期间,物价飞涨,社会经济十分混乱,百姓深受其害。 (2)宋朝币制失败亦是构成其衰亡之因。天圣元年(1023年)成立益州交子务,翌年发行官办交子。到北宋徽宗在位时,政府滥发交子,交子信用下降,引起物价飞涨,民怨沸腾,北宋政权在内外交困中加快走向灭亡。南宋大量发行纸币作为军费,发行额扶摇直上。南宋亡于蒙古不仅是军事上的,经济上的原因也不可忽视。;对应训练1唐朝开元钱币纠正了隋五铢钱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铢钱的标准重量。政府逐步增设钱炉,扩大铸钱的数量,至玄宗天宝年间,钱炉扩充至99座,每岁铸钱三十二万七千余贯,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据此可知,官营铸币业的上述举措(  ) A.使政府垄断了铸币权 B.促使盈利规模不断扩大 C.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 D.满足了商品经济的需要;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原因、特点和影响 1.原因 (1)必要性: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2)契机: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西欧普遍衰落,美国独霸。 (3)动力:美国企图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4)趋势: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特点:美元等同黄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关系。;3.影响 (1)积极影响:暂时结束了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控制。;对应训练2美国外交关系学会国际经济部主任本·斯太尔曾说:“擂台已经搭好,两个方案可以一决高下了。在思想和才华的战场上,凯恩斯计划定将胜出。但是交锋的地形环境显然对怀特更为有利……(因为)美元才是战争结束后其他国家需要的东西。而尽管凯恩斯才华横溢,他也不是点石成金的米斯达国王(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他意在强调(  ) A.经济实力决定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权力 B.美国意图独立掌握世界金融霸权 C.凯恩斯主义是当时最进步的经济思想 D.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金融领导权;答案 A 解析 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计划,最终“怀特计划”战胜了“凯恩斯计划”,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充分反映出经济实力决定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述及“怀特计划”与“凯恩斯计划”的交锋,并没有涉及美国的意图所在,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应该有计划地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实力大为削弱,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无法维持,故C项错误;材料仅是提及“凯恩斯计划”,没有涉及英国政府的态度问题,故D项错误。;三、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全面认识 1.古代赋税制度改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如“初税亩”的出现)。 (2)主要目的: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解决地主阶级与封建国家争利的矛盾,缓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如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3)具体原因: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一条鞭法);适应土地制度的变革(如北魏租调制与均田制的适应);统治阶级顺应形势,调整统治政策(如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2.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基本认识 (1)赋役制度的演变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人与人的关系)。 (2)中国古代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赋税制度的调整和改革。 (3)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政权兴衰、社会是否安定的政治问题(比如租庸调制)。 (4)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尊重社会实际,与时俱进,是统治者制定和实施农业政策的基本依据,如均田制、摊丁入亩。;对应训练3明太祖时期,赋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