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联盟与资源共享(中-美).doc

大学图书馆联盟与资源共享(中-美).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试论图书馆联盟与资源共享 蔡筱青 (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510275) 【摘要】本文在对欧美国家与我国图书馆联盟的类型和建设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图书馆联盟与资源的共建共享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世界范围内图书馆联盟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资源共享 数字化图书馆 共同体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brary consortium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in China, anatomises the relation of library consortium and resources sharing and presents the evolution of library consortium. Keywords: Library consortium, Resources sharing, Digital library, Coalition 我们所说的图书馆联盟(Library consortium),就是指图书馆之间通过合作协议建立起来的联合体。图书馆联盟一词准确地捕捉了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主题特征,即通过资源互助合作的方式满足日益激增的读者需求。 在网络化的今天,图书馆联盟被证明是促进图书馆合作、进行资源的共建共享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受到各国图书馆界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图书馆联盟。在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起步时间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但其在数量和规模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 图书馆联盟的内涵 图书馆联盟是以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为目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联合体[1]。由于其合作的主要内容都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有人称之为数字图书馆,或虚拟信息服务体系等,还有人称之为资源共享联盟。 图书馆联盟强调的是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突破传统图书馆网的范畴,把图书馆视为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将图书馆与其他信息处理部门连接起来,共同完成对信息的处理。OCLC等一些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联盟早就为我们所熟知,而近年来一些新的图书馆联盟也发展迅速、声名卓著,如:GALILEO ( Georgia Library Learning Online)、CDLC ( 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VIVA (Virtual Library of Virginia)、Ohiolink 等。 图书馆联盟的产生和发展 在图书馆界,为实现资源共享而进行的合作由来已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图书馆开始进行公共书目系统的建设,并在联合目录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各种合作项目。近20年来,图书馆合作的范围拓展到合作回溯建库、储存空间合作、合作保存、合作发展馆藏、合作编目、联合目录等多种功能;图书馆的功能从单一的功能、有限的范围、松散的组织形式,发展成各种正式的、相对固定的、联系紧密的图书馆协作组织。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分散在一定区域或某些系统的图书馆群已组成了一个个纵横交错,脉络贯通的图书馆网络。 美国图书馆在共享资源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很久以来就采用图书馆联盟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美国图书馆以图书馆联盟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33年的“三角研究图书馆网络”(TRLN: Triangle Research Library Network)[2]。随着图书馆联盟的不断发展,1965年至1970年之间产生了大量的以大学图书馆为中心的地区性文献资源共享网络。例如:最初为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后来发展成为世界性图书馆联盟组织的OCLC。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多数图书馆相继建立和完成了本地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书目数据共享、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印刷型文献的价格直线上升,迫使各种类型的图书馆都开始考虑“降低成本”、控制“合适的规模”;新的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文献资源异军突起,不论是其昂贵的价格还是其使用方式,使得各级政府和图书馆的负责人都开始寻找各种机构和实体之间的协作,特别是因特网络通讯的发展为打破各机构自给自足的模式带来了现实可能性和操作空间。因此,联盟再次成为许多机构解决难题的有效办法。新的联盟迅速诞生和发展,而那些早期建立的联盟也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整个90年代,再度成为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发展的辉煌时期,其对于联盟的兴趣和探索始终走在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前列。 根据ICOLC(International Coalition of Library Consortia, 图书馆联盟国际联合体)网站上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参加IC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