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病学(Psychiatry) 绪论 精神病学(psychiatry) 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精神医学(psychological medicine) 研究各类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防 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作用的影响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 一种有临床意义的行为或症状群或类型,其发生与当事人目前的痛苦烦恼(如令人痛苦的症状或功能不良,有一个或多个主要领域的功能损害相关)有关;或明显增加病死、引起痛苦、功能不良和丧失自由的风险。同时这种综合征或类型必须不仅是对于某一特殊事件的可预期反应(如心爱人的死亡等) 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 狭义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慢性精神病人康复,重新回归社会 广义是指不仅研究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且要探讨保障和促进人群的心理健康,提高个体承受应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减少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精神障碍的病因 精神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 脑是思维的器官, 提出了精神病的体液病理学说 皮尼尔(Pinel,1754~1826) 提出解除病人的枷锁和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病人,从而改善了对精神疾病的管理。 克雷丕林(1856~1926) 总结了前人观察研究的成果,确定了早发性痴呆及躁狂抑郁症和脑器质性痴呆的区别 从临床和病理解剖的观点对精神障碍进行分类,为生物精神病学奠定基础 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 创立精神分析理论 扩展了从病理心理领 域来探讨某些精神障 碍的病因,并寻求治 疗的途径 布鲁勒尔(Bleuler, E.1857~1939) 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病名, 取代了 “早发痴呆” 梅耶(Meyer,1866~1950) 提出精神生物学说, 强调形成个性或精 神障碍的现实社会 环境因素 促进了心理卫生工作 的发展和社会精神病 学的逐渐形成 脑结构和脑功能与精神活动 脑结构和脑功能与精神活动 人脑的结构极为复杂 更为复杂的是神经细胞间的联系和细胞内信息传导 人脑内的环路,构成行为和精神活动的结构基础。大脑是通过神经环路处理信息的 如果大脑结构的完整性遭到破坏,正常的精神状态就会受到影响 脑神经化学与精神活动 兴奋性氨基酸 谷氨酸 抑制性氨基酸 γ氨基丁酸(GABA) 甘胺酸 单胺类及相关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5-羟色胺 组织胺 乙酰胆碱 嘌呤类 腺苷 神经肽 内源性阿片肽 脑啡肽 β-内啡肽 强啡肽 速激肽 P物质 下丘脑释放因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 脑的结构与化学活动在变化之中(可塑性)。可塑性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特征,是指CNS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的可修饰性,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已成为行为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在宏观上可以表现为脑功能,如学习记忆功能、行为表现及精神活动改变 在微观水平有神经元突触、神经环路的微细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包括神经递质、受体等、神经电生理活动以及突触形态亚微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神经可塑性不仅与正常的学习和记忆关系密切,又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和治疗高度相关。 展望 生物精神病学 遗传学研究,生化研究,脑影像学研究,精神药理研究 心理卫生知识将得到普及 精神疾病的康复与社区服务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精神卫生的服务对象、服务重点转移 精神病院设施服务进一步人性化 精神疾病患者得到更人道的对待, 社会歧视逐渐减少。 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社会地位、收入水平改善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系统 国际疾病分类(ICD系统)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系统)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系统) 国际疾病分类(ICD系统)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ICD-10,精神科问题仍为第五章,该书有中译本,书名为《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各章都称为疾病,唯第五章称为“障碍”(disorders)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系统) 1980年出版DSM-III,提出了多轴诊断的概念 最新的版本是DSM-IV的修订版,简称为DSM-IV-TR,于2000年出版 DSM-IV的多轴诊断原则 轴I:临床障碍、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轴II: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轴III:一般医学情况(指精神科以外的躯体疾病) 轴IV:心理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 轴V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