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临床应用规范指南规范中华医学会.doc.pdf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规范指南规范中华医学会.doc.pdf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引 言 重症医学是研究危重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危重病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临床 学科。器官功能支持是重症医学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机械通气从仅作为肺 脏通气功能的支持治疗开始,经过多年来医学理论的发展及呼吸机技术的进步, 已经成为涉及气体交换、呼吸做功、肺损伤、胸腔内器官压力及容积环境、循环 功能等,可产生多方面影响的重要干预措施,并主要通过提高氧输送、肺脏保护、 改善内环境等途径成为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手段。 机械通气不仅可以根据是否建立人工气道分为“有创”或“无创”,因为 呼吸机具有的不同呼吸模式而使通气有众多的选择,不同的疾病对机械通气提出 了具有特异性的要求,医学理论的发展及循证医学数据的增加使对呼吸机的临床 应用更加趋于有明确的针对性和规范性。在这种条件下,不难看出,对危重患者 的机械通气制定规范有明确的必要性。同时,多年临床工作的积累和多中心临床 研究证据为机械通气指南的制定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条件。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以循证医学的证据为基础,采用国际通用的方法,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反复认真讨论,达成关于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方面的共 识,以期对危重患者的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重症医学分会今后还将根 据医学证据的发展及新的共识对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进行更新。 指南中的推荐意见依据2001年ISF提出的Delphi分级标准(表1)。指南涉 及的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5个层次,推荐意见的推荐级别按照Delphi 分级分为A E级,其中A级为最高。 表1 Delphi分级标准 推荐级别 A 至少有2项I级研究结果支持 B 仅有1项I级研究结果支持 C 仅有II级研究结果支持 D 至少有1项III级研究结果支持 E 仅有IV级或V研究结果支持 一、 研究课题分级 危重 I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风险 症患 较低 II 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的风 者人 险较高 工气 III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 IV 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道的 V 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 选择 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 分为上人工气道和下人工气道,是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抢救措施之一。上 人工气道包括口咽气道和鼻咽气道,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 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是保持患者气道的通畅,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及进行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应用指征取决于患者呼吸、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功 能状况。结合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需要选择适当的人工气道。 (一) 建立人工气道 1. 经口气管插管 操作较易,插管的管径相对较大,便于气道内分泌物的清除,但影响会厌的 功能,患者耐受性也较差。经口气管插管的关键在于暴露声门,在声门无法暴露 的情况下,容易失败或出现并发症。 经口气管插管适应征:①严重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或其他原因需较长时 间机械通气,又不考虑气管切开;②不能自主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内返流物 或出血,有误吸危险;③下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或出血,且清除能力较差;④存在 上呼吸道损伤、狭窄

文档评论(0)

qiuzhim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