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T ××××—××××
PAGE II
PAGE
PAGE 1
(征求意见稿)
起草单位
:
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
联 系 人
:
李显达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
njgflxd@126.com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实施
××××-××-××发布
鸟类追踪器佩戴技术规范
DB/T ××××—××××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ICS ×××××××
B
PAGE II
目 次
TOC \f \h \t 前言、引言标题,附录标识,参考文献、索引标题,章标题,附录章标题,一级条标题,附录一级条标题 23715 前 言 Ⅱ
27844 1 范围 1
11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9316 3 工具和材料 1
23049 4 操作技术 1
22877 5 技术档案 3
11399 附录A 追踪器规格型号及适用鸟种 4
17205 附录B 鸟类追踪器佩戴记录表 5
29347 附录C.1 追踪器采集数据各项指标含义 6
23072 附录C.2 追踪器采集数据精度 6
24454 附录D 追踪器佩戴示意图 7
25750 附录E 鉴别摄影 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中央站黑嘴松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湖南环球信士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省嫩江市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中心、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大沾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显达、李天芳、姜东涛、曹洪涛、潘丰、赵振柱、刘燕军、陈福元、周立波、陈峥嵘、高铭、姚恒彪、李显志、李想、谷彦昌。
PAGE 4
鸟类追踪器佩戴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鸟类追踪器佩戴的工具和材料、操作技术、技术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鸟类追踪器佩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291 活体动物运输要求
3 工具和材料
3.1 捕捉工具
根据捕捉对象进行选择,常用的包括:粘网、围网、吊网、翻网、抄网、脚套等,
3.2 追踪工具
追踪器、环志钳、金属环、塑料彩环、脚旗等。
3.3 记录工具
鸟类追踪器佩戴记录表、铅笔(2H)、数码相机等。
3.4 测量工具
电子天平、直尺等。
3.5 辅助用具
电子音响、放大镜、记录夹、辅助光源、101胶水、打火机、鸟袋、鸟笼、保定服等。
4 操作技术
4.1 鸟类捕捉
捕捉鸟类时必须确保鸟类安全,只能采用非损伤性捕捉,不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等因为不可控因素而导致鸟类伤害的捕捉方法。
使用粘网捕捉鸟类,其巡网间隔时间不超过30分钟。使用笼捕、套捕、翻网等方法,必须实时监控。
对于完全换羽的鸟类可以在换羽期进行捕捉。
为确保获得更多鸟类追踪信息,应该选择身体健壮的鸟类进行追踪。
4.2 鸟类临时储存
捕捉的鸟类在佩戴追踪器前的储存应该使用底部带有塑料带孔圆底的布袋、尼龙网或罩有黑色布袋的笼子、木箱等按照不同种类分别存放,好斗或凶猛的鸟类需要单独存放。佩戴追踪器时应给鸟套上眼罩。
4.3 环志
在为鸟类佩戴追踪器的同时,应该同时佩戴金属鸟环,大型鸟类应该同时佩戴彩环、彩色脚旗或翅标、颈环等,具体操作参照鸟类环志相关技术标准。
4.4 追踪器佩戴方式
4.4.1 背包式追踪器
背背式佩戴法
将可降解技术处理过的细绳从追踪器两端的小孔中穿过,绳子的两端分别从鸟右翅膀的前端和左翅膀的后端绕过,在胸部将绳子对接,在接口处沾上胶水、用针线等固定以防脱落,为防止绳子捆绑过紧影响研究对象的飞行能力,以中指和食指的2-3指指宽作为参考的松紧度。振翅频率较低的大型鸟类适宜采用背背式佩戴方式。
腰背式佩戴法
佩戴方法基本同背背式,将可降解材料处理过的细绳从追踪器两端的小孔中穿过,绳子的两端分别从鸟腿的前端和腿的后端绕过,在腹部将绳子对接,在接口处沾上胶水、用针线等固定以防脱落,为防止绳子捆绑过紧影响研究对象的飞行能力,以中指和食指的1-2指指宽作为参考的松紧度。振翅频率较高的中、小型鸟类适宜采用腰背式佩戴方式。
4.4.2 颈环式追踪器
天鹅、雁类等草食性鸟类颈部较长,适合佩戴颈环式追踪器。
4.4.3 腿环式追踪器
鹤、鹳等鸟类腿部较长,腿关节较粗,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