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文通》的连词分类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世文通》的连词分类分析 《马世文通》(以下简称《文通》)中连词的定义为“凡虚字用以提承推 转字句者,曰连字。”(这里的“连字”即连词,下文将不再作说明。) 这个定义为我们说明了连词的功用和分类。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句 子的。对于这一点,语法学界基本没有什么分歧,我们在此也就不再讨论。 连词的分类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标准。有的语法学家在对连词进行分类时, 主要以形式为依据;有的主要以意义为依据;有的则按形式和意义相结合 的标准对连词进行分类。马建忠将连词分为提起连字、承接连字、转按连 字、推拓连字,这显然是依照意义的标准对连词进行分类的。有人把按意 义标准对连词进行分类的儿种代表性意见总结如下: 马建忠在《马世文通》(1983)中根据在句中的意义,把“连字”(按: 即连词)分为提起连字、承接连字、连按连字(依照《〈马世文通〉读本》 应为“转按连字”,这里可能是作者引用或图书印刷上的错误)、推转或 推按连字等4种。 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1924)中把连词分为平列连词、选择连词、 承接连词、转折连词、时间连词、原因连词、假设连词、范围连词、让步 连词、比较连词等10种。 “暂拟语法教学系统”根据连词连接语法单位所表示的关系把连词分 为表示联合关系和表示偏正关系的两大类,从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里再分 出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递进关系的、表示选择关系的等小类;从表示偏 正关系的连词里再分出表示转折关系的、表示假设关系的、表示条件关系 的、表示因果关系的等小类。 一一引自周刚,《连词与相关问题》,第26页至第27页 黎氏和“暂拟语法教学系统”对连词的分类大同小异,而二者与马氏的 分类就有了不小的差别。事实上,马氏在承接连字“而”的分析过程中就 提到“而”字连接的上下文“两事并举,则以'而'字递承,若有'又' 字之意,” “有时下截之于上截虽非事理之所必有,而转以'而'字设 一或有之境者,亦此例也。”这其实就说的是“而”字可以充当递进连词、 假设连词。对于“则”字,马氏认为“凡上下之事有相感者,'则'字承 之,即为言效之词”。从马氏所给例句: 礼 大学: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又: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 一一引自吕叔湘、王海菜编,《〈马世文通〉读本》,第390页 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则”即为因果连词。这样的说法,《文通》中 还有很多,我们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虽然马氏也总结出了连词所表示的 这些语义关系,但他却没有像后来者那样为这些连词专门设类。这其中的 原因我们或许可以从划分词类的目的得出答案。 凡分类必有一定的目的。对词进行分类,其目的不仅仅在于对其有一个 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能将词自觉正确地运用才更重要。马氏在《文 通?后序》中说道: 余观泰西童子入学,循序而进,未及志学之年,而观书为文无不明习; 而后视其性之所近,肆力于数度、格致、法律、性理诸学而专精焉。故其 国无不学之人,而人各学有用之学。计吾国童年能读书者固少,读书而能 文者又加少焉,能及时为文而以其余年讲道明理以备他口之用者,盖万无 一焉。 一一引自吕叔湘、王海菜编,《〈马世文通〉读本》,后序第2页 从这段话,我们不难看出,马氏著《文通》为的是让“吾国童年”先“能 读书”,在此基础上“能文”,最终“能及时为文而以其余年讲道明理以 备他日之用”。马氏对连词的分类似乎正体现出他著《文通》之目的。马 氏将连词分为提起连字、承接连字、转按连字、推拓连字,单从这些名称 中我们就已经可以能感受到教人为文的意味。对“推拓连字”的说明“推 拓连字者,所以推开上文而展拓他意也。作文切忌平衍,须层层开展,方 有波折。”则对马氏的目的说明得更加明白。 我国自古以来就不乏以指导作文为目的对虚字进行研究的学者。刘勰在 《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 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这便是从写 作角度分析虚词的典范。刘淇在《助字辨略?自序》中说“构文之道,不 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这样看来,马氏虚词 分类的指导思想和前人是一脉相承的。 不仅如此,《文通》中对很多虚词的解释说明,也继承了许多旧有虚词 书的说法,特别是清袁仁林的《虚字说》。现在我们就罗列一些两书中比 较相似的说法: “而”字之声,腻滑圆溜,有承上起下之能,有蒙上银下之情。惟其善 羅,故不拘一处,无乎不可,一切去来、起伏、出入、周折、反正、过接, 任其所银无滞。用法大约有四: 凡上下截同类相引,则递羅向前,有“又”字意,故“而又”二字相连。 凡上下截两般相反,则取银按转,有“然”字意,即有拗转之“乃”字 意,故“然而”二字与“而乃”二字常各相连。 凡上下截一理并举,则平醍齐来,有直指之“乃”字意。 凡上下截一意相因,则顺羅直下,有“因”字意,故“因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