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戏剧社2002级毕业大戏《九歌》送审材料本剧是社团文化节和北京.docVIP

北大戏剧社2002级毕业大戏《九歌》送审材料本剧是社团文化节和北京.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戏剧社2002级毕业大戏《九歌》送审材料 1 - 本剧是社团文化节和北京大学108周年献礼剧目,同时作为北大戏剧社02级社员毕业演出 《九歌》送审材料 《九歌》改编自战国屈原的同名楚辞; 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广泛征引史籍,并根据《史记》与《战国策》考订成篇。 主题思想: 《左传·成公》: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九歌》原是关于人神情爱与国家战争的祭文,本剧命题则是从屈原原作的立意出发,寻找贯通古今的共同的情绪,即是一种信仰与归属感。 关键词一:信仰。 中外学者们大都论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然而在上古,我们的先人,却是对天地山川这些自然的盛大之物充满了敬畏,这何尝不是信仰。而现代社会的职业分工愈趋纷繁芜杂,不同人群之间的隔阂益深,每个人自有心安处,却缺少了众人共同的信仰。屈原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寄托高远、信仰笃定,于是一切美好的理想都由此生发而出,无论是道德修身抑或是贤人美政。屈原的《九歌》祭祀,并非为了供奉鬼神,而是希望通过祭祀,追寻众人的先民与往圣,从而唤醒起迷失的信仰与理想,振作一个国家,也振作一个时代。 关键词二:归属感。 春秋之时,诸侯之间尚序宗族以分远近亲疏,以祖宗姓氏为归属;然而在屈原的时代,在那个英雄与贤哲辈出的列国之世,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战乱频仍,而人心不定,臣民无所寄托,往往流离行走于七国之间。屈原是楚人,楚国的地理条件造就了其文化传统的独特性,亦赋予了屈原强烈的归属感,这却没有束缚住他的眼界,他熟习七国的典章制度,他对天下的兴亡治乱的道理了然于胸,他厌恶割据厌恶征伐,他为了七国归一而倾注心血,不过他理想中的天下的共主,并不是焚百家之书的秦始皇,他要天下兼容并蓄列国的风致,缤纷而灿烂。 在现今这样一个世界大同的时代,我们可以四海为家,但是家,究竟在哪里?游离的状态,匆忙的状态,令海外的华人每每思念故国却又身受牵绊不能归来。我们也行将离开北大,甚或有人出洋留学离开中国,对归属感的思索,那种留恋不舍,其实也都是我们这群毕业在即的北大人的情绪。 故事背景: 《战国策·燕策》:凡天下战国七。 战国中叶,七雄割据,各国相继推行变法新政,世袭的贵族业已没落,庶人得以步入朝堂,平民的意志开始左右着天下的格局:在秦,承袭了商鞅新法,战争以斩首数目评定功勋,大兴杀戮,强秦被天下人目为虎狼邦国,外交上则以反复的诈术谋取利益,是连横的倡言方,活跃于纵横更替的局势之中;在魏,这里交通四方,是七国战车驰骋来去的疆场,也是天下学问的渊薮,纵横游说之士无不以魏都大梁为轴心,各自布划盟约,而秦相邦张仪、魏犀首公孙衍、齐孟尝君田文,都曾供职于此,魏的外交方略因此反复多变;在齐,继田忌与孙膑的厉兵秣马之后,齐国得以睥睨西临的三晋,与秦、楚成鼎足之势;在韩,正是秦人张扬武力,韩王被迫臣服于秦的时期,太子仓被送往咸阳作为人质,韩夹身在秦、楚两国之间;在赵,是赵武灵王登位的早期,仍没有胡服骑射的变法;在楚,敬畏鬼神、崇尚祭祀的王与臣民,尽享有江汉平原广袤的水土,然而数百年间的流变,社稷香火已供奉在宫城繁华之内,令楚踯躅不前,吴起与沈尹章的改弦更张,终究烟消云散,其后左徒屈平所草拟的宪令,亦复如是,尽管楚王曾握有六国合纵纵约长的名义,盛衰却不会因为虚名而扭转—— 剧情梗概: 《史记·楚世家》: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楚怀王大怒,乃悉国兵复袭秦,战于蓝田,大败楚军。 楚怀王十七年,秦相邦张仪诈言许诺,将偿还与楚故都丹阳所在六百里商於之地。楚王熊槐无视客卿陈轸劝谏,结与成言,绝交于齐,自取其辱,于是怒而兴兵,三路挟击秦韩,势成犄角,一时得利。张仪乃游说昔日秦廷旧识,楚公族芈戎,借以削弱楚国军事支撑,败楚师于丹阳,斩甲士八万,尽夺汉中之地。先时,楚左徒屈平(原)流放于汉北云梦,当此国难,未获王命,自归郢都,受命任三闾大夫职,执掌九歌祭祀,悯恤国殇忠魂,鼓舞士气,再兴复仇。然而丹阳惨败,究其原委,系楚王刚愎自用、任人不当,屈平(原)不忍楚军将士重蹈覆辙,划定计谋,借九歌祭祀之名为遮掩,奇袭秦邦,楚国老沈尹章、令尹昭阳、上柱国景翠、大司马淖滑纷纷襄赞此举,兼以韩、魏、赵三晋为接应。九歌祭典当日,秦韩构兵于函谷关外,楚奇兵出于汉水,深入蓝田,距秦都咸阳仅百里之地,大事将成。然而楚王性情独断,破弃盟约,与三晋反目,于九歌祭典庄严之地,迷恋灵巫而不自拔,屈平(原)回天乏术,楚师功败垂成。 此后,屈平(原)出使齐国,楚在丹阳、蓝田战役之后元气挫伤,国家积重难返,豪杰之士四散,徒有春申之流要名揽誉,不能谋国任事,以致亡国灭家。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