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格式 3篇范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书格式 3篇 1称谓 书信格式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遵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1.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如 你好 、 近好 、 节日好 等。 2.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 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 5.结尾 2敬语 书信格式 写信人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多用 此致、即颂、顺祝 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顶格处,用 敬礼、x安、安康 等词与前面呼应。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 奉、拜上 ,对同辈用 谨启、上 ,对晚辈用 字、白、谕 等词。 3信封 书信格式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入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发给机关、团体或单位的信,要先写地址,再写单位名称。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 同志、先生、女士 等称呼,后加 收、启、鉴 等字。 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些。最后填写好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家书格式2 家书作为人际交往的方式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其间书写的载体和工具几经变化,但长期维持手写的传统,直到20世纪90年代,电话、手机、互联网普及开来,至今短短二十年间,手写家书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绝大多数人使用了更为便捷的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微信、短信等即时通信工具。但是从家书的功能来看,家书并没有消失,只是变换了形式,所以我们把原来手写的家书称为传统家书,把基于网络的电子通信称为电子家书。与电子家书相比,传统家书的个性化色彩更为明显,在格式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反映出人际交往应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本文作一简要介绍。 一封家书主要由称谓、提称语、起首语、正文、结束语、祝颂语、落款、日期几部分所组成。至迟到魏晋时期,家书的形态基本定型,也就是说这几部分已经较为完备,而且出现了专门供人们写信参考的 书仪 ,即写信时所用的套语,在敦煌遗书中就发现了不少这样的 书仪 。到了明清时期, 书仪 逐渐演化成各种各样的 尺牍读本 ,就是教人如何写信的教材,其中有书信格式和范文、套语,有的可以直接拿来运用。这时期家书书写的顺序是竖写,从右到左,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直到明清,一直到民国,许多老派的文人仍在使用。 称谓是交流的对象,在家书中非常重要,有自称、对称、他称等,分别有不同的规范。一封家书的开头就是称谓,在早期的家书中,有的称谓写在信末。称谓是最能充分体现礼仪规范的,所以格式要求严格。称谓视写信对象不同而不同,包括长辈致晚辈、晚辈致长辈、同辈之间、夫妻之间、友朋之间等,不同的通信对象之间格式和礼仪要求有所不同。比如子女称呼自己的父亲,常用的有父亲、父亲大人等,而称呼别人的父亲则用令尊、尊翁、尊翁大人等;称呼自己母亲常用的有母亲、母亲大人、慈母大人等,而称呼别人的母亲则用令堂、尊堂、尊慈等;妻子称呼自己的丈夫用贤夫、夫婿,而丈夫称呼自己的妻子则用荆妻、拙荆等。对父母等尊长,称呼之后往往要加上 金安 、 堂前万福金安 等问安的词语。 提称语位于称谓之后,是用来提高称谓的词语,是对收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有的还有请收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 赐鉴 、 如晤 、 青鉴 等。对于不同的人群,提称语也不一样,比如对于父母等尊长,一般用膝下、尊前、尊鉴、尊右;对于兄弟,一般用手足;对于晚辈,一般用览、青览、收览、收阅、阅悉、知悉;对于教育界,可用讲席、师席、教坛等;对于政界、军界,可用勋鉴、钧座;对于宗教界,可用禅座、慧鉴、智览;对于学者文人,可用文席、史席、著喜、道席;通用的有台鉴、大鉴、惠鉴、伟鉴、阁下、足下、左右、台览、座右等。 晚辈致长辈,写信时讲究较多,应该多说几句。如果收信人是父母、祖父母等尊长, 父母 、 祖父母 等称呼文字要高出正文,称为 抬头 。高出两个字距,称为 双抬 ,高出一个字距,称为 单抬 。一般认为, 双抬 比 单抬 更显尊重一些。在文中,为了表示尊重,只要提到父母等尊长,就要换行,也就是始终使尊长处于行首;如果不换行也可以,那就要与下文空一格,不能接着写。在行文中,晚辈自称时,比如 儿 男 孙 甥 等,字体大小不能与正文一样

文档评论(0)

范海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