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地下水的渗流及工程降水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地下水的渗流及工程降水概述 第一节 概述 二、水在土壤中存在形式 三、土壤的渗流特性 四、渗流模型 五、渗流的分类 第二节 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 3、达西公式的推广——渗流流场中任意点的渗流流速 式中 n——土壤孔隙率;d——土壤有效粒径,cm,一般可用d10代表;v——平均流速;ν——运动粘滞系数。 三、渗透系数 1、地下河槽水流:位于不透水基底上的空隙区域内有地下水流动,且水流具有自由表面(无压)。地下河槽渗流的自由表面为浸润面,其水面线为浸润线。 由于 二、地下河槽的恒定非均匀渐变渗流 2、棱柱体地下河槽中恒定渐变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 第五节 工程中降水的作用和降水方法 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为了避免产生流沙、管涌,防止坑壁土体的坍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一般尽量避免在水下作业。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面时,应进行基坑降水。 一、降水的作用 1、防止基坑坡面和基底的渗水,保持坑底干燥,便利施工。 2、增加边坡和坡底的稳定性,防止边坡上或基底的土层颗粒流失。 这是因为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周围地下水会向坑内渗流,从而产生渗透力,对边坡和基底产生不利影响。此时采用井点降水的方法可以把基坑周围的地下水面降到开挖面以下,不仅能保持坑底干燥、便利施工,而且消除了渗流力的影响,防止流沙产生,从而增加了边坡和基底的稳定性。 3、减少土体含水量,有效提高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对于放坡开挖而言可提高边坡稳定度;对于支护开挖可增加被动区土抗力,减少主动区土体侧压力,从而提高支护体系的稳定度和强度保证,减少支护体系的变形。 4、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增加地基抗剪强度 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体含水量从而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减少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加土中有效应力,相应的土体抗剪强度也可到增长。因而,降低地下水位亦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 二、降水方法 地下水的处理有多种可行的方法,从降水方式来说可总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止水法,即通过有效手段,在基坑周围形成止水帷幕,将地下水止于基坑之外,如沉井法、灌浆法、地下连续墙等;排水法是将基坑范围内地表水与地下水排除,如明沟排水、井点降水等。 止水法相对来说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井点降水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 集水坑排水法 1、排水方法    集水坑排水的特点是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沟,根据工程的不同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明沟与集水井排水   (2)分层明沟排水   (3)深层明沟排水。   (4)暗沟排水   (5)利用工程设施排水 2、排水机具的选用   基坑排水广泛采用动力水泵,一般有机动、电动、真空及虹吸泵等。选用水泵类型时,一般取水泵的排水量为基坑涌水量的1.5-2倍。当基坑涌水量 Q20m3/h,可用隔膜式泵或潜水电泵;当Q在20-60m3/h,可用隔膜式或离心式水泵,或潜水电泵;当Q60 m3/h,多用离心式水泵。隔膜式水泵排水量小,但可排除泥浆水,选择时应按水泵的技术性能选用。当基坑涌水量很小,亦可采用人力提水桶、手摇泵或水龙车 等将水排出。 集水明排(明沟排水)是在基坑中开挖集水井和集水沟,用泵将水从集水井中抽出的方法疏干的方法疏干基坑。分层挖土时,随着挖土面的下移,在新的开挖面上重挖集水井和集水沟。该方法适合于弱透水地层中的浅基坑,尤其基坑环境简单、含水层较薄,降水深度较小时,采用集水明排是比较经济的。 集水井降水法 适用性 集水井降水法一般适用于降水深度较小且土层为粗粒土层或渗水量小的粘性土层。当基坑开挖较深,又采用刚性土壁支护结构挡土并形成止水帷幕时,基坑内降水也多采用集水井降水法。在井点降水仍有局部区域降水深度不足时,也可辅以集水井降水。 ????采用集水坑降低地下水时,坑下的土有时会形成流动状态而随着地下水流入基坑,形成流砂。因此,如降水深度较大,或土层为细砂、粉砂或在软土地区, 采用集水井降水应注意防止流砂的产生,必要时应采用井点降水法。无论采用何种降水方法,均应持续到基础施工完毕,且土方回填后方可停止降水。 构造 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 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并保持低于挖土面0.7~1.0 m。坑壁可用砖垒筑,也可用竹筐、木板等简易加固。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集水坑底应低于基坑底面1.0~2.0 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0.3 m厚)或采用双层滤水层,下部砾石(~0.1 m厚)、上部粗砂(~0.1 m厚),以免由于抽水时间过长而将泥砂

文档评论(0)

aliv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