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精通版(2014秋)-《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同步练习.docx

高中-语文-人教精通版(2014秋)-《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同步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浙江台州市一位四年级小学生通过调查,写了一个图文并重的《家乡水资源污染情况调查报告》,并以书信的方式寄给了市委书记陈奕君。陈奕君作出批示:如情况属实,问责到人。   众所周知,治理污水任务最艰巨、难度最大的,恰恰是河道下游。那些水体,从地理位置上看,处于人群集中居住地带,工厂林立、房屋密集,潜在的工业性、农业性和生活类污染源众多,对水环境的威胁也就大得多。虽然这些年,我们________地加大治理污水力度,江河湖泊“总体”上变清变洁,但局部地方水体污染反弹现象不容忽视。对这些治理污水不彻底、难长效的现象,各地要花大力气加以整改,前提是不能_______。只有正视问题、直面问题,才能_______,_______,彻底矫治。   从根本上说,(  ),人民群众对优良水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是最终的衡量标准。一颗童心对碧水清川水环境的期盼,是大人们继续努力的方向。那些在“还一方碧水”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着偷排直排污水勾当的企业主、农户和居民除了应该扪心自问、无地自容、自纠劣行外,政府部门更应该加大管理力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遗余力  熟视无睹  追根溯源  有的放矢 B. 大张旗鼓  视而不见  刨根问底  对症下药 C. 不遗余力  视而不见  追根溯源  对症下药 D. 大张旗鼓  熟视无睹  刨根问底  有的放矢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治污水不是为了应付上级各类督查检查,而是一项民生工程 B. 治污水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各类督查检查,而是一项民生工程 C. 治污水不仅仅是一项民生工程,而且是为了应付上级各类督查检查 D. 治污水既是为了应付上级各类督查检查,更是一项民生工程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除了那些在“还一方碧水”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着偷排直排污水勾当的企业主、农户和居民应该自纠劣行、扪心自问、无地自容外,政府部门更应该加大管治力度。 B. 除了政府部门加大管治力度,那些在“还一方碧水”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着偷排直排污水勾当的企业主、农户和居民,更应该扪心自问、无地自容、自纠劣行。 C. 政府部门除了加大管治力度,那些在“还一方碧水”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着偷排直排污水勾当的企业主、农户和居民更应该自纠劣行、扪心自问、无地自容。 D. 那些在“还一方碧水”已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干着偷排直排污水勾当的企业主、农户和居民除了应该扪心自问、无地自容、自纠劣行外,政府部门更应该加大管治力度。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B.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C. 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我校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文中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且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 “我这法行不行?”李老汉着急地说,“不对,你给雅正,大叔我请你喝酒。” 3、下图是某同学拟定的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活动流程图。 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10字左右。 二、拓展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流动人口能实现“生活方式移民”吗   随着流动人口群体的扩大、家庭移民的增多,以及流动人口群体内部异质性的增强,对于很多远离家乡的流动人口而言,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在城市中进行。不可避免地,城市生活渗入了流动人口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在改变着他们的经济状况,也改变着他们所置身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生活,以及整体的生活质量。 材料二: “一道跨不过的鸿沟”   在对中国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流动人口无论相对于他们远在家乡的同乡,还是身边的城市土著,都往往显示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自报的幸福感、对生活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都往往较低,还更可能出现抑郁和精神压力等心理健康问题。   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城市中对于流动人口、农民工的污名化和歧视让他们感到无助、沮丧、没有安全感,而这些歧视经历也同时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经济状况和对于城市生活的融入。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来自他们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时的失落,以及面对自身与城市土著间生活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K教育题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