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痉证.pdf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痉证.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痉证 细目一:概述 一、痉证的概念及源流 1. 痉证的概念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一种病证,古亦称为“痉”。 2. 痉证的源流 《金匮要略》明确了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 《临证指南医案》首先阐述了痉证和肝脏的关系。 二、痉证与西医学病名的关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痉证发病的常见病因 内因:久病过劳,失血、误汗,耗伤津血。外因:风、寒、湿、 热等六淫之邪乘袭。 二、痉证的常见病机及转化 痉证的病位在筋脉,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阴血不濡,筋脉失养,导致风阳内动。 细目三:诊断 痉证的诊断要点 1. 多突然起病, 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其证候 特征。 2. 部分危重病人可有神昏谵语等意识障碍。 3. 发病前多有外感或内伤等病史。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外感与内伤致痉、虚证与实证的辨证要点 1. 辨外感与内伤:外感致痉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内伤 发痉则多无恶寒发热。 2. 辨虚实: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四肢抽搐频繁有力 而幅度较大者,多属实证 ; 手足蠕动,或抽搐时休时止,神疲倦怠, 多属虚证。 二、痉证的治疗原则 痉证的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舒筋解痉以治其标, 养血滋阴以治其本。 由于津伤血少在痉证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滋养营阴就成为治疗痉证的重要方法 。 三、邪壅经络、肝经热盛、阳明热盛、心营热盛、痰浊阻滞和阴 血亏虚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需要牢记的架构图】 1. 邪壅经络证 主症:头痛,项背强直 ,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 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 。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燥湿和营。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 常用药:羌活、独活、防风、藁本、川芎、蔓荆子、葛根、白芍、 甘草。 2. 肝经热盛证 主症:高热头痛 ,口噤 齿,手足躁动,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舌质红 绛,舌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法:清肝潜阳,熄风镇痉。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加减。 常用药:水牛角、钩藤、桑叶、菊花、川贝母、竹茹、茯神、白 芍、生地、甘草。 3. 阳明热盛证 主症: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腹满便 结 ,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法:清泄胃热,增液止痉。 代表方: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麦冬、大黄、芒硝、粳米、 甘草。 4. 心营热盛证 主症: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 张 。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 治法: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代表方:清营汤加减。 常用药:水牛角、莲子心、淡竹叶、连翘、玄参、生地、麦冬。 5. 痰浊阻滞证 主症:头痛昏蒙 ,神识呆滞,项背强急,四肢抽搐 ,胸脘满 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 ,脉滑或弦滑。 治法:豁痰开窍,熄风镇痉。 代表方:导痰汤加减。 常用药:羌活、防风、半夏、石菖蒲、陈皮、胆南星、姜汁、竹 沥、枳实、茯苓、白术、全蝎、地龙、蜈蚣。 6. 阴血亏虚证 主症:项背强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 ,直视口噤,头目 昏眩,自汗,神疲气短,或低热。舌质淡或舌红无苔,脉细数。

文档评论(0)

wanggx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