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 省 兴化 中学 2 0 0 9 级 高 二语 文 校 本阅 读 材料 “ 厚积薄 发 ”
主编:高二语文备课组 赵永根
近代中国有三次 模 大的人口迁徙: 关 、走西口和下南洋。
闯 关 东
清代流民 “闯关东 ”现象解读
一、 “ 关 ”的由来
关 是指以今天的吉林、 宁、黑 江三省 主的 北地区,因 一地区 在山海关以 ,
故名。清前期 禁,前往关 要 “ ”,因 那是越 犯禁的行 。但自近代 1860 年(咸丰十年)
解禁后,前往关 生就已合法, “ 关 ”一 之所以仍被沿用,是 成俗使然。
在宋 金元 期,就有关内流民出关 事,来去自由。清王朝建立之初,流民出关也不必
“ ”,相反 得到清政府相当的鼓励。因 关 本来就人烟稀少,加上明末清初 争的影响,人
民走死逃亡, 致关外 “荒城 堡, 瓦 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 ”;但关 又是 “ 之地 ”,
根固本, 清廷即屡 令,命地方官 “招 流民 ”,开 荒田。 1653 年( 治十年) 阳府(下
阳、海城二 ), 布《 招民开 条例》,宣布开放 , “燕 氓 踵至 ”者不少,
也由此引起清廷的不安。《条例》 布 15 年后,也即 1668 年(康熙七年),清政府宣布关 山
海关的大 ,《条例》 止。清廷所以要封禁 三省,当然有 多理由,如关 人参 地,旗民生 所系,流民入山 采者成千累万,屡禁不止,成 清廷不得已而封关的原因之一。 有,
北 有 ,供皇室狩 之用,但 地面 ,无法禁 “游民借开荒之名, 越禁地,私
藏牲 ”,于是,干脆封禁。再有,清廷深恐流民如猬之集, 了旗民的 碗, “必致(旗民)生
日蹙 ”。 些理由,固然很充分,但保 族固有的文化 是清廷 “ 关(山海关) ”尤其不可忽
的根本原因, 似 “本朝 之地,若听流民 ,殊与 洲 俗攸关 ”的上 ,屡有 行。在清
廷看来, 族的尚武之 不能 , 族的 俗 不能 糅,要想不使 人 “ 成 俗 ”、被中原
文化同化,只好把 “自我 ”封 起来。加之有清一代 “反清复明 ”之声不 于耳,更使 “ 之 ” 以
消散,因而也促使清廷屡 禁令,一次比一次 ,不 要 “永行禁止流民,不 入境 ”,而且下
令 “逐客 ”。1740 年(乾隆五年) 上 命 “寄居奉天府流民, 法行遣 ?? 定限十年, 令其 回籍 ”。十年后( 1750 年),流民 籍期限已 ,再 令, “令奉天沿海地方官多 官兵稽 ,不 内地
流民再行 越出口 ?? 令守 旗 沿 州 行禁阻,庶此后流民出口可以杜 。 ”当然,清廷也
清楚, “ 关 ”仍不足以抵制 “ 俗 ”的侵 ,流民泛海可至 , 蒙古亦可 入关 腹地。有
于此,康熙年 清廷又花了几十年 置 “柳条 ”以期禁阻。尽管清廷煞 苦心,但北方流民
入关 事却屡禁不 ,而且呈不断 大的 , 1712 年(康熙五十一年) “上 ”称, 山 流民
入关者就达 10 多万。 1776 年(乾隆四十一年),据估 ,在关 生的 北 民(包括已改 流
民身份定居关 者) 达 180 万人。 些流民都是在 “ 关 ”条件下犯禁 关、私自 入关 的,
所 “ 关 ”之 ,即由此而来。
1860 年,关 的山海关大 重新向流民敞开, 流民入关 生, 不再 非法, 只因 “ 关 ” 一 已 定俗成,也就成 流民去关外 生的代名 了。
二、关内之民 什么要去 “ 关 ”
“ 关 ”的流民,以山 、河北、河南、山西、 西人 多,又以山 人 最。 1911 年 三
省人口共 1841 万人,其中 1000 万人是由山 、直隶、河南等省先后自 涌入的, 模之大,
世震惊。 入民国 期, “ 关 ”浪潮仍居高不下。 从 1912 — 1949 年,流入关 的人口共 1984
1
万人,平均每年约 52 万人, 其中 1927、1928、1929 年连续三年超过百万。
规模如此庞大,
难怪 “闯
关东 ”被世人视为 “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
”,是 “全部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大举
”。
“闯关东 ”浪潮持续了数百年,人们在惊叹其流量之巨的同时,自然会问一个
“为什么 ”?
“安土重迁 ”是中国农民的特性,山东作为孔孟之乡,这种特性更是根深蒂固。可是山东人不
顾一切 “闯关东 ”之举, “必是为了什么迫切的缘由所驱使。
”这 “迫切的缘由 ”,当然复杂,其中有两
点尤其值得注意:
一是人口压力。山东
“地少人稠 ”, “生齿甚繁 ”, “人满之患 ”自清代中叶以来日渐严重,
“农村
人口过剩,不待凶年,遂有离乡觅食,漂流各处,山东地狭民稠,其例尤著。
”进入近代,人口压
力更大。 1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