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
1.1 一般规定
1.1.1 室内夏季通风空调,应以自然通风,外遮阳、蒸发冷却设备等免费被动式空调方式为主。
1.1.2 甲类公共建筑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对每一个房间进行热负荷计算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1.1.3 严寒A区和严寒B区的公共建筑宜设热水集中供暖系统,对于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的建筑,不宜采用热风末端作为唯一的供暖方式;对于严寒C区和寒冷地区的公共建筑,供暖方式应根据建筑等级、供暖期天数、能源消耗量和运行费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
1.1.4 新疆各地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应按照国标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计规范》中附录A确定;当工程所在地的室外设计计算参数空缺时,宜参照附录H。
1.1.5 系统冷热媒温度的选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采用机械制冷方式的冷源时,应采用高温冷源。冷媒温度的供水温度宜为10~13℃为宜。
1.1.6 当利用通风可以排除室内的余热、余湿或其他污染物时,宜采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复合通风的通风方式。
1.1.7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分散设置的空调装置或系统:
1 全年所需供冷、供暖时间短或采用集中供冷、供暖系统不经济;
2 需设空气调节的房间布置分散;
3 设有集中供冷、供暖系统的建筑中,使用时间和要求不同的房间;
4 需增设空调系统,而难以设置机房和管道的既有公共建筑。
1.1.8 新疆绝大多数地区都可采用室外新风除湿,即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高温冷源只承担室内和新风的显热负荷。
1.1.9 使用时间不同的空气调节区不应划分在同一个定风量全空气风系统中。温度、湿度等要求不同的空气调节区不宜划分在同一个空气调节风系统中。新风、送排风系统不应太大,宜以功能区、使用用户不同进行系统划分。
1.1.10 干热气候区计算空调负荷时,不应将潜热负荷统计到制冷机组负荷中。
1.1.11 采用高温冷源的风机盘管宜选用干式风机盘管,盘管的冷凝排水系统宜取消。
1.1.12 设计说明中的冬、夏季室内温、湿度设计参数应为具体数值,不应是数值范围。
1.1.13 空调系统的设计应能同时满足冬季和夏季使用要求。
1 新风系统设计宜采用可变新风比措施,应兼顾夏季、过渡季、冬季新风量的需求。
2 空调设备,包括空气处理机组功能段的选择,应分别对夏季、冬季二种工况进行分析计算。
1.2 冷源与热源
1.2.1 供暖空调冷源与热源应根据建筑规模和使用、建设地点的能源条件、结构、价格以及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的相关规定,通过综合论证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有可供利用的废热或工业余热的区域,热源宜采用废热或工业余热。当废热或工业余热的温度较高、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冷源宜采用吸收式冷水机组。有热电联产余热时,应采用热电联产热源。
2 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冷、热源宜利用浅层地能或者空气源热泵;当采用可再生能源无法满足峰值负荷时,应设置辅助冷、热源。
3 不具备本条第1款~第2款的条件,但城市燃气供应充足的地区,宜采用燃气锅炉、燃气热水机供热或燃气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供冷、供热。
4 不具备本条第1款~第3款条件的地区,在环保部门许可下,可采用燃煤锅炉供热。
5 定向利用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电)或电力资源丰富并鼓励利用低谷电力的地区,实际节省运行费用时,宜采用蓄热式电供热方式。
6 当室内全年的热、冷负荷稳定,综合利用冷、热、电系统的能源效率、技术、经济合理时,宜采用分布式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1.2.2 干热气候地区,空调冷源应优先选用蒸发冷却或其他天然冷源,其次选用高温机械制冷冷水机组。
1.2.3 冷水机组、冷却塔、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等末端设备应依照实际设计计算工况进行设备选择。
1.2.4 供热与通风设备的能效应满足《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XJJ/T063的要求;电机驱动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等制冷设备的能效不仅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要求,而且设计文件还应给出非名义工况下的实际能效COPn或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NPLV,离心机组的非名义工况性能系数不应低于附录I的要求。
1.2.5 除下列情况外,不应采用蒸汽锅炉作为热源:
1 厨房、洗衣、高温消毒以及工艺性湿度控制等必须采用蒸汽的热负荷;
2 蒸汽热负荷在总热负荷中的比例大于70%且总热负荷不大于1.4MW;
1.2.6 新建大、中型建筑的冷源不宜采用风冷式制冷机组。
1.2.7 集中空调系统的冷水(热泵)机组台数及单机制冷量(制热量)选择,应能适应负荷全年变化规律,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docx
- 医学课件-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pptx
-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习题解答 全.doc VIP
-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ptx VIP
- 传统文化与修身(鲁东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docx VIP
-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草原就是我的家》精品课件.pptx VIP
- 益智课堂数字华容道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 我为班级作贡献》教案.docx VIP
-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