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节热压
热压又称为加压烧结,是把粉末装在模腔内,在
加压的同时使粉末加热到正常烧结温
度或更低一些,经过较短时间烧结成致密而
均匀的制品。热压可将压制和烧结两个工序
并完成,可以在较低压力下迅速获得冷压
烧结所达不到的密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热压是
种强化烧结。原则上,凡是用一般方法能制得的粉
末零件,都适于用热压方法制造,尤其适于制造全
致密难熔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材料
热压是粉末冶金中发展和应用较早的
种热成形技术。1912年德国和1917年美国
发表了用钨和碳化钨粉热压制造致密件的专
利;1926~1927年用于制造硬币合金;从
1930年年起,热压更快地发展了,主要用
WC-Co于合金大型制品以及难熔化合物、陶
瓷、复合纤维材料等方面。目前,又发展了
真空热压、振动热压、均衡热压和等静热压
等新技术
工艺特点
热压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大大降低成形压
·力和缩短烧结时间,另外可以制得密度高
和晶粒极细的材料,其应用主要有:(1)
制造硬质合金拉丝模、压制模、精密轧辊
及其它耐磨零件;(2)热压压力仅为冷压
成形的1/10,可以压制大型制件;(3)热
压时,粉末热塑性好,可以压成薄壁管
薄片及带螺纹等异型制品;(4)粉末粒度
硬度对热压过程影响不明显,因此可压制
些硬而脆的粉末。然而,热压法也有明
显的缺点:(1)对压膜材料要求高,难以
选择,而且压模寿命短、耗费大;(2)单
件生产、效率低;(3)电能和压膜小好多,
效率低,制品成本高;(4)
制品表面较粗糙,精度低,一般需要清理
和机加工。
热压模可选用高速钢及其它耐热合金,但使用温
度应在800℃以下。当温度更高(1500~2000℃)
时,应采用石墨材料,但承压能力又降低到70MPa
下。故一般对于低温、高压的操作,可选择金属
或硬质合金模;高温、低压操作则选择石墨模。
热压加热的方式分为电阻直热式、电阻间热式和
感应加热式三种。采用第一种方式时,由于电流主
要通过压模材料发热,使得与上下模冲和模腔接触
的部位比其它部位温度高。采用感应加热时,由于
粉末坯块中的涡流大小与坯块密度有关,在热压后
期密度升高,电阻降低,涡流发热也减少,使温度
不好控制。因此,热压模的设计,除保证温度外
要特别注意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热压釆用保护气氛较困难。对于不渗碳
材料(各种碳化物与硬质合金)石墨模可
以适用,对渗碳金属及活性金属则不适合。
为了减少空气中氧的危害,可以采用如下
措施:(1)加热前先将保护加热前先将粉
末压实;(2)模具配合严密,防止空气大
量进入模腔;(3)将保护气氛经过专门的
管道引入模腔内;(4)采用间接加热或感
应加热方式,便于采用有保护气氛或真空
室的热压炉;(5)在粉末中加进一些高温
下能产生还原性气氛的物质,如碳、金属
氢化物、酒精等。
、热压致密化理论
·热压理论的硏究较工艺的应用要晚得多
较完整的理论直到50
年代中期才形成,60年代才有较大的发展
热压理论的核心在于研究致密化的规律和
机构。热压致密化理论是在粘性或塑性流
动烧结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主要
沿着两个方向发展:(1)热压的动力
学即致密化方程式,分为理论的个经验的
两类,前者由塑性流动理论和扩散蠕变理
论导出;(2)热压的致密化机构,包括颗
粒相互滑过、颗粒的破碎、塑性变形以及
体积扩散等
1、塑性流动理论
·1949年,麦肯齐和舒特耳沃思发表了塑性流动烧
结理论,奠定了热压塑性流动理论的基础。他们
根据烧结后期形成闭孔的特点,提出图5-72所示
模型,即一个闭孔(半径r1)和包围闭孔的不可
压缩的致密球壳。孔隙的表面应力(-2Y/1)使孔
隙周围的材料产生压应力而变形,迫使孔隙缩小。
根据塑性体(又称宾厄姆体)的流动方程
=7+
当剪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就发生塑性
流动,而且变形速率与应力成正比,比例系数
为材料的粘度。由于塑性流动,空隙缩小。由空隙表面能
的减小等于变形功,可以导出致密化的速度方程式
d3(41.m
(5-52)
d=23
式a=√2(347y,x/2m
n对应于致密材料球壳的单位体积内的孔隙数;
相对密度,即孔隙加致密材料球壳的平均密度与材料
理论密度之比
材料的表面张力。
由图5-72模型
1
移项并且用4T/3同乘以分子分母后得到
或
434
7r1
1-P
1
或
1
rr
即
球壳体积
42r
因为在包括球壳致密材料在内的体积中只有一个
孔隙,故上式左边实际上代表单位体积内
的孔隙数,即
4丌
5-5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各版本.docx
-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安全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4年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精编.docx VIP
- 2022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心理健康补充剂,全球前21强厂商排名及市场份额.pdf
- 华鑫证券-汽车行业智能驾驶系列研究(二):Robotaxi的商业模式前景展望-240919.pdf VIP
- 2021年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煤矿瓦斯检查作业)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 生物柴油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 1《长征胜利万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VIP
- 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 哪吒2:勇战困难,伴梦前行,点亮成长之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