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709.10-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0部分:穴位埋线.pdf

  • 341
  • 0
  • 约1.1万字
  • 约 12页
  • 2020-11-16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8-04-23 颁布
  •   |  2008-07-01 实施

GB/T 21709.10-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0部分:穴位埋线.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11.020 C05 a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0部分:穴位埋线 Standardized of andmoxibustion-- manipulationsacupuncture Part10:Thread—embeddingtherapy 2008-07—0 2008-04—23发布 1实施 宰瞀粥鬻瓣警矬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 GB/T21709.10—2008 前 言 GB/T21709《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分为21个部分: ——第1部分:艾灸; ——第2部分:头针; ——第3部分:耳针; ——第4部分:三棱针; ——第5部分:拔罐; ——第6部分:穴位注射; ——第7部分:皮肤针; 一一第8部分:皮内针; ——第9部分:穴位贴敷; ——第10部分:穴位埋线; ——第1l部分:电针; ——第12部分:火针; ——第13部分:芒针; ——第14部分:键体; ——第15部分:眼针; ——第16部分:鼻针; ——第17部分:口唇针; ——第18部分:腹针; 一一第19部分:腕踝针; ——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 ——第21部分:毫针针刺手法。 本部分为GB/T21709的第lo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针灸学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解放军总医院针灸科。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石现、关玲。 本部分参加起草人:刘清国。 GB/T21709.10—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10部分:穴位埋线 1范围 GB/T21709的本部分规定了穴位埋线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 本部分适用于穴位埋线技术操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70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2024针灸针 GB 15811~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GB 15980~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15981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YY 0043医用缝合针 YY 1116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YY/T91148腰椎穿刺针 3术语和定义 2l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709的本部分。 3.1 穴位acupoint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3.2 toa 穴位埋线thread-embeddingappliedpoint 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人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3.3 线thread 各种型号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 3.4 套管针t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