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页码 页码页 ./. 总共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页
北京故宫御花园养性斋楹联欣赏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始建于明代,称乐志斋,清代改今名。斋为两层楼阁式,原为7间,座西面东。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楼两端向前各接出3间,改建为转角楼。平面呈凹形,前出月台1座。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月台面改墁金砖。道光时亦曾修葺。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上层前檐出廊,下层东面明间开门,次间及南北转角3间均为支摘窗。楼上正中悬康熙帝御笔匾:“飞龙在天”。楼下正中悬匾“居敬存诚”,北楼下东向匾曰:“悦心颐神”。斋前叠石环抱,曾有曲流馆,后拆除。清嘉庆、道光两帝时常来此斋。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曾在此居住。
古香研道秘;新藻发春妍。——乾隆题养性斋
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康熙题养性斋
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康熙题养性斋
自是林泉多蕴藉;依然书吏得周旋。——康熙题养性斋
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康熙题养性斋
四季风光无尽藏;百城古帙有余馨。——乾隆题养性斋
体道鸢鱼看活泼;清闲书史挹菁英。——乾隆题养性斋
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纱疏意与存。——乾隆题养性斋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始建于明代,称乐志斋,清代改今名。斋为两层楼阁式,原为7间,座西面东。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楼两端向前各接出3间,改建为转角楼。平面呈凹形,前出月台1座。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月台面改墁金砖。道光时亦曾修葺。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上层前檐出廊,下层东面明间开门,次间及南北转角3间均为支摘窗。楼上正中悬康熙帝御笔匾:“飞龙在天”。楼下正中悬匾“居敬存诚”,北楼下东向匾曰:“悦心颐神”。斋前叠石环抱,曾有曲流馆,后拆除。清嘉庆、道光两帝时常来此斋。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曾在此居住。
古香研道秘;新藻发春妍。——乾隆题养性斋
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康熙题养性斋
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康熙题养性斋
自是林泉多蕴藉;依然书吏得周旋。——康熙题养性斋
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康熙题养性斋
四季风光无尽藏;百城古帙有余馨。——乾隆题养性斋
体道鸢鱼看活泼;清闲书史挹菁英。——乾隆题养性斋
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纱疏意与存。——乾隆题养性斋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始建于明代,称乐志斋,清代改今名。斋为两层楼阁式,原为7间,座西面东。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楼两端向前各接出3间,改建为转角楼。平面呈凹形,前出月台1座。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月台面改墁金砖。道光时亦曾修葺。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上层前檐出廊,下层东面明间开门,次间及南北转角3间均为支摘窗。楼上正中悬康熙帝御笔匾:“飞龙在天”。楼下正中悬匾“居敬存诚”,北楼下东向匾曰:“悦心颐神”。斋前叠石环抱,曾有曲流馆,后拆除。清嘉庆、道光两帝时常来此斋。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曾在此居住。
古香研道秘;新藻发春妍。——乾隆题养性斋
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康熙题养性斋
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康熙题养性斋
自是林泉多蕴藉;依然书吏得周旋。——康熙题养性斋
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康熙题养性斋
四季风光无尽藏;百城古帙有余馨。——乾隆题养性斋
体道鸢鱼看活泼;清闲书史挹菁英。——乾隆题养性斋
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纱疏意与存。——乾隆题养性斋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始建于明代,称乐志斋,清代改今名。斋为两层楼阁式,原为7间,座西面东。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楼两端向前各接出3间,改建为转角楼。平面呈凹形,前出月台1座。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月台面改墁金砖。道光时亦曾修葺。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上层前檐出廊,下层东面明间开门,次间及南北转角3间均为支摘窗。楼上正中悬康熙帝御笔匾:“飞龙在天”。楼下正中悬匾“居敬存诚”,北楼下东向匾曰:“悦心颐神”。斋前叠石环抱,曾有曲流馆,后拆除。清嘉庆、道光两帝时常来此斋。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曾在此居住。
古香研道秘;新藻发春妍。——乾隆题养性斋
心迹只今偏爱澹;诗情到此合添幽。——康熙题养性斋
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康熙题养性斋
自是林泉多蕴藉;依然书吏得周旋。——康熙题养性斋
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康熙题养性斋
四季风光无尽藏;百城古帙有余馨。——乾隆题养性斋
体道鸢鱼看活泼;清闲书史挹菁英。——乾隆题养性斋
暇当绨几身聊憩;景入纱疏意与存。——乾隆题养性斋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始建于明代,称乐志斋,清代改今名。斋为两层楼阁式,原为7间,座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