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小升初语文冲刺试题1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商丘市小升初语文冲刺试题10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12分) 1. (1分)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异—________ ???费解—________ 2. (2分) 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枝折花落 A . 断???? B . 亏损???? C . 姓???? 3. (5分) 按要求写句子。 (1)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①你家门口不是天天有马车经过吗? ②你看,怎么会没什么好写呢? (2) 用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合并成一句话。 莫泊桑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莫泊桑终于写出了许多有世界影响的作品。 4. (1分)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地盘算??? 时光________??? 处境________??? 领悟________ ________的掌声??? 构造________??? ________配合??? 相貌________ 5. (1分) 补充诗句,再填空。 乞??巧 作者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①七夕指的是农历________,是传说中________鹊桥相会的日子。 ② 《乞巧》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民间乞巧盛况的名诗,体现了________。 ③“乞巧”是指向织女乞取________的意思。这时。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_______用五彩线穿针。 6. (1分) 读一读,连一连。 蓝天????????????? 江河 朝霞????????????? 秋月 高山????????????? 碧野 春花?? ???????????夕阳 7. (1分) 名言积累,请找出有关勤奋的名言。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二、 阅读直通车 (共2题;共14分) 8. (7分) 阅读下面的片断,完成练习。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ī jǐ)乎不留一点儿痕(hén héng)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 选择短文中划线字的正确的读音。 几(jī jǐ)________乎??????? 痕________(hén héng)迹 (2)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树丛?? ________的宫墙 ________的城楼?? ________地滑过 (3) 用“~~~~~~”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并填空。 这个比喻句用________和________来比喻________,突出了昆明湖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4) 找出这一自然段中体现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依次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7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掮枪的生活(节选) 叶圣陶 我当中学生的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 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腰间围着皮带。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 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当卧倒预备放的时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待教师喊出“举枪——放!”的口令的时候,右手的食指在发弹机上这么一扳,更是极度兴奋的举动。 有时候我们练习冲锋,斜执着上了刺刀的枪,一拥而前。不但如此,还要冲上五六丈高的土堆;土堆的斜坡很是陡峭,我们不顾,只是脚不点地地往上冲。嘴里还要呐喊:“啊!——啊!”宛然有千军万马的气势。谁第一个冲到土堆的顶上,就高举手里的枪,与教师手里的指挥刀一齐挥动,犹如占领了一座要塞。 (1) “我们”当时的装束是怎样的?请你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2) 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们”( )的场景。 A . 整理装束???? B . 练习打枪???? C . 练习冲锋???? D . 练习队列???? (3) 结合画线句子,你体会到了“我”当时怎

文档评论(0)

yingjiali19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