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理工相声小品艺术欣赏考试内容总结.doc

2021年河南理工相声小品艺术欣赏考试内容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声概念、由来和发展历史 曲艺一个,用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引发观众发笑。多用于讽刺,现在也用来歌颂新人新事。按人数分对口相声、单口相声、群口相声、相声剧。 相声(Crosstalk)一个民间说唱曲艺。中国相声有三大起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现代。关键采取口头方法演出。演出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曲艺演出艺术形式。相声鼻祖为张三禄,著名流派有“侯(宝林)派”、“马(三立)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著名演出大师有侯宝林、马三立、常宝堃、苏文茂、马季等多人,后起之秀有郭德纲等人。 经华北地域民间说唱曲艺深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摹拟口技等曲艺形式而形成,通常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发观众发笑曲艺形式。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步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为单口笑话,名称随之转变为相声。后逐步发展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成为名副其实相声。经过多年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相声形式。晚清年间,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特色和风格。关键用北京话,各地也有“方言相声”。 2、相声分类和各自特点 按演员人数: ●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演出。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演出,类似于评书 ,但更重视笑料。 ●对口相声,演员人数为2人,演员为一捧一逗。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轻重和语言风格之不一样,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 (男女相声,对口相声一个)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3人或3人以上。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称“腻缝”。 按内容功效分类: ●讽刺型相声:可讽刺自己或她人。如侯宝林《夜行记》(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人)、姜昆《如此摄影》(讽刺文革时期社会现象) ●歌颂型相声:关键在中国大陆,通 常要配合政府方针、政策。如马季《新〈桃花源记〉》(歌颂社会主义农村新面貌)、侯耀文《京九演义》(歌颂京九铁路建设者) ●娱乐型相声:《 说方言》、《爱情歌曲》之类。 按著作时代: ●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 ●新相声:1949年以后 ●现代相声:1980年代后期以后 3、相声四门功课 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四大基础功。 ●说:讲小说,还有说话和铺垫方法。 ●学:模拟多种人物、方言和其它声音,学唱戏曲名家名段,现代也有学唱歌跳舞。 ●逗:制造笑料。 ●唱:常常被认为是唱戏,唱歌。实际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词”。太平歌词是相声本功唱。 4.相声演出十三门基础功 ●要钱●口技●数来宝 ●太平歌词●白沙撒字●单口相声●逗哏●捧哏●群口●相声怯口/倒口●柳活●贯口●开场小唱(考试可能会让你解释这些词) 太平歌词是一个隶属于相声艺术曲艺形式,约形成于清代初叶,其曲调是从莲花落演变成,流行于京津两地。20世纪20年代就有艺人在露天(明地)演唱,它一直被作为相声基础功,也是相声艺人招揽观众关键手段之一。 5.相声基础术语 ●逗哏:“哏”指滑稽、逗人发笑话或表情。逗哏即逗出令人发笑效果,代指负责逗哏演员 ●捧哏: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小说情节演员。 ●包袱:相声中笑料 ●柳活:以学唱(戏剧)为主相声,通常在开场使用,为是招揽生意。 ●腿子活:在相声演出中,演员为演出戏剧,带点小化妆,分包赶角,进入角色来演出,以后还要退出来叙事段子。 ●贯口(活):大段连贯且富于节奏性台词,以《大保镖》和《文章会》为经典,相声行内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 ●怯口活(怯口):利用方言或外语演出,如:豆腐堂会、山西家信等。 ●现挂(砸挂,抓哏):现场抓紧取题材引发笑声 包袱 铺平垫稳 三翻四抖 响包袱 闷包袱 包袱就是笑料,或组织笑料方法。 马季在其《相声艺术漫谈》中将组织包袱儿手法分为二十二类:三翻四抖,先褒后贬,性格语言,违反常规,阴错阳差,故弄玄虚,词意错觉,荒诞夸张,自相矛盾,机智巧辩,逻辑混乱,颠倒岔说,利用谐音,吹捧奉承,误会曲解,乱用词语,引申发挥,强词夺理,歪讲歪唱,用俏皮话,借助形声,有意自嘲。这些手法通常是交错、混合使用。 把包袱提出来就叫“抖包袱”,在抖之前,先要进行铺垫吸引观众注意力引发悬念,这就叫铺平垫稳。只有铺垫稳妥了,包袱笑料幽默才能有最大发挥。 三翻四抖,就是把一个笑料不停在整个节目中穿插出现,让幽默闪光延续,通常相声能够分为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就是“一翻儿”。 一旦包袱抖落出来,观众笑了,那么这就是个“响包袱”,不然就是个“闷包袱”。 填产业 相声艺人自己创作经典段子,被其它艺人广为学习,而且沿袭下去,就是给相声“填产业”,也叫给后辈“留饭”。 砸挂 现挂 依据现场环境即兴发挥,对演出进行临时修改,就叫“挂”、或“现挂”,通常是和台下观众互动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