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docx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实施细则 (修订稿) 国土资源部 二OO六年四月 目录 TOC \o 1-5 \h \z \o Current Document 一、 总贝y (1) \o Current Document (一) 目的 ⑴ \o Current Document (二) 名词解释 (1) \o Current Document (三) 任务 (1) \o Current Document (四) 基本要求 (2) \o Current Document (五) 组织形式 (3) \o Current Document (六) 质量监控 (3) \o Current Document 二、 设计编制 ⑶ \o Current Document (一) 基本要求 (3) \o Current Document (二) 设计书提纲 (4) \o Current Document 三、 野外调查 ⑸ \o Current Document (一) 调查要点 (5) \o Current Document (二) 野外调查记录要求 (14) \o Current Document (三) 野外调查记录形式 (16) \o Current Document (四) 工作手图和清图填绘要求 (17) \o Current Document 四、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建设 (佝 \o Current Document (一)群众监测网络建设 (18) \o Current Document (二 )群专结合的预报预警系统建设 (20) \o Current Document 五、 室内资料分析整理 (20) \o Current Document (一) 基本要求 (20) \o Current Document (二) 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20) \o Current Document (三) 重点防治区的确定 (23) \o Current Document (四) 成果图件编制 (23) \o Current Document (五) 成果报告编制 (24) \o Current Document (六) 报告附件 (26) \o Current Document 六、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27) 附件1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表 附件2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图图例 —、总贝y (一) 目的 为查明我国地质灾害严重县(市)的地质灾害隐患,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 健全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二) 名词解释 1、 地质灾害: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 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2、 地质灾害隐患:本细则所称地质灾害隐患,包括可能危害人民生命和 财产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潜在滑坡、潜在崩塌、潜在泥石流和潜在地面塌陷,以 及已经发生但目前还不稳定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3、 灾情:本细则所称灾情为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造成的人 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 险情:本细则所称险情为地质灾害隐患的潜在危害性,包括地质灾害 隐患威胁的人数和威胁财产数(潜在经济损失)。 (三) 任务 1、 “以人为本”,对城镇、厂矿、村庄、风景名胜区、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 工程设施分布区不稳定斜坡(变形斜坡)、泥石流潜在发育区以及潜在地面塌陷 区进行调查,并对其稳定程度和潜在危害(险情)进行初步评价。 2、 对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 灾害点进行调查。查清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引发因素等, 并对其稳定性、危害性(灾情)及潜在危害性(险情)进行评价。 3、 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 4、 协助当地政府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特大型、 大型地质灾害 隐患点的防灾预案 5、结合调查成果,对所属县(市)有关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 指导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6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区划。 7、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四) 基本要求 1、 地质灾害调查应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收集资料内 容包括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相关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区域构造、 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等。 2、 地质灾害调查的主要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fen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