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探索太空的成就与启示
人类从“地心说”的认识水平发展到“日心说”理论,用了 1000 多年的时间。但是在
20 世纪不到 100 年的时间里,人类不仅在认识宇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成功地飞
离地球,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秘密。
飞离地球
1903 年
12 月
17 日,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虽然飞机还
只是飞离地面,但是飞离地球,驶向太空已经是人类的目标。
就在莱特兄弟试验飞机的时候,一位名为康斯坦丁·焦乌科夫斯基的俄国人自学成才,
他指出,一枚火箭要克服地球引力,就必须以 1.8 万英里的时速飞行。 1919 年,美国马萨
诸塞州的罗伯特 - 戈达德用复杂的计算方法说明,登月火箭是可以制造出来的。那时人们对
此大惑不解, 认为这是痴人说梦。 从此“戈达德”这个名字在美洲大陆成为笑柄。 性情孤僻
的戈达德在姨妈的农场里深居简出,并于 1926 年成功地点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液体驱动
火箭。 1928 年,物理学家奥伯特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一种效率特别高的飞行器,
它能轻而易举地飞抵另一个陌生的天体。 ”奥伯特的观点激起了人们对航天的极大兴趣。 20
年代末,“离开地球”成了人类的强烈愿望。
1931 年,奥地利人弗里得里希·施密德尔在舍克尔山点燃了第一枚邮政火箭,成功地
把 102 封信发射到圣拉德贡特。 但是,施密德尔担心这项技术被运用于军事目的, 于是烧毁
了自己的计划。 1932 年,年轻的苏联成立了第一个航天组织,开始研究开发导弹和航天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加紧研制各种导弹。 美国和苏联也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美两国在太空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竞赛。 50 年代有一种观
点,认为哪个国家第一个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间站, 它迟早就能控制整个地球。 在加利
福尼亚新成立的兰德军事研究所还断言, 第一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将“在军事和科学方面
都成为领袖国家”。
在这场竞争中, 苏联从一开始就处于领先地位。 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人
造卫星 1 号”。 1 961 年 4 月 12 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乘飞船环绕地球成功。
苏联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功深深地刺痛了美国人的心。 1958 年美国成立了国家航空和
航天局 (NASA),并于当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探险者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发展航天工业的计划。 1970 年 4 月,
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地发射升空。 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继苏、 美、法、
日之后第五个拥有研究和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 30 年来,中国先后发射 40 多颗返回式卫星、
通讯卫星、 气象卫星和各种科学实验卫星。 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地进入国际商
业发射市场,使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国。
谈到遨游在太空的各种航天器, 不能不提到被称作“人造天宫”的俄罗斯“和平”号空
间站。 1986 年 2 月 2 0 日,苏联发射了第三代载人空间站 -- “和平”号空间站。“和平”
号空间站原设计使用寿命 5 年。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飞行了 13 年,仍然状态良好。 13 年来,
宇航员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就 600 多个项目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共有 26 组,100 多名宇航员和科学家到“和平”号空间站工作过。 1994-1995 年,宇航员波
利亚科夫创造了在太空连续生活 438 天的飞行纪录。 由于俄罗斯经济状况不好, 国家财政拮
据,无力负担“和平”号继续飞行所需要的费用, “和平”号不得不中断自己的使命。 1999
年 8 月 27 日,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的最后一批 3 名宇航员离开空间站,返回地面。
目前这座“人造天宫”正处于无人状态飞行,它将于明年 2 月坠入太平洋。
美国看到苏联已在空间站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就另辟蹊径, 发展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飞
机。 1981 年
4 月
12
日,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人类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其中最为惨烈的事件是 1971 年前苏
联发射“礼炮二号”空间站, 三名宇航员在返回时因座舱漏气全部窒息死亡; 1986 年 1 月 8
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 73 秒后发生爆炸,七名宇航员在全世界数亿电视观众
面前悲壮地殉难。迄今为止,共有 14 名宇航员在发射和返回时以身殉职。
飞向月球
早在 1883 年,俄国航天时代的先驱者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曾断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1961 年 5 月,即在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的第二个月,肯尼
迪在美国国会宣布,将在 60 年代末将人送上月球,发誓要在登月方面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