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 《新闻事业管理》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 1.新闻采编作品分析 挑选一篇新闻作品进行分析评鉴,字数不少于500字。 赏析优秀新闻作品《基层科技创新遇“无米之炊”》 作者:胡萍?????? 所谓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在我看来是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吸引既可以是新闻的内在美,也可以是新闻的外在美。不管是会议新闻,还是有关于历史的新闻;不管是经济报道,还是有关于科技的报道,若是能写的深入浅出、鞭笞如理,那便是最优秀的了。 所以,按照我的阅读喜好,这篇新闻报道就让我肯耐着性子读下去。我本是对科技类新闻不感兴趣的人,但是由于这篇新闻报道写的不繁杂、不冗长、不深奥、不官方、不枯燥,我便是为了它而破了一次例的。我想通过这篇新闻报道,我们学习新闻的人也应该借鉴一下,如何把吸引不了读者的新闻写的魅力十足?如何让读者对你的报道一见钟情、一眼便知? 这就是要采访的深入!把写作的基本方法学熟练! 我具体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这篇新闻作品的导语在结构的安排上,可能会让人产生厌读心理,但事实并非如此。 全文导语共105个字,没有一句废话,也没有一个可以删去的字或词语。我们仔细阅读一下,便可窥见个中奥妙。首先第一句:用“无米之炊”形容我省部分县(市、区)科技创新开展之难毫不为过。不仅照应开头,而且还是一种高度的概括,细细品味,其中不乏有设置悬念之意。我作为一个读者,看到这句话的第一感受就是疑惑:我国一直在强调科教兴国,对科技的投入占财政投入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记者为何却说“科技创新实为无米之炊”呢?“我省部分县(市、区)”是指哪些部分?因为有了这些疑问,我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紧接着,记者从河北省切入,通过对某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采访,记者获知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财政科技拨款的窘境。由此为线索,记者展开采访。 那么,我觉得这样的导语虽然结构显得不是很简洁,但是只要做适当处理,便会达到完美无瑕的效果。前一段和后一段,就像花的两朵分支,一个总述,一个分述,各司其职,吸引读者兴趣。 本文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善于运用典型事实和直接引语作为突出新闻真实性的有力 武器。全文包括导语在内,共引语了九句话,句句在理,且充当着重要的点睛之用。这就说明记者采访是相当深入的。如果没有详细的采访计划,没有深入细致的采访,这篇文章不会这般栩栩如生的。记者聪明的很,借他人之口,说出自己想要传递给读者的话,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此等良举,在今日新闻报道中也时常多见。值得初学者所借鉴。 ????另外,这句话还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作者实质是想借这句话转变报道内容了。看完全文我们知道,作者通过这句话引出高邑县恒力陶瓷有限公司因科研投入充足而获益的案例,进一步质疑:高投入产出比缘何不能激发高投入积极性?而这才是全文的重点。这样写不仅向读者传达了科研投入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揭示了目前我国科研投入现状的原因。 之见。 …… 总之,这篇文章好就好在记者采访的深入。 ? 2.新闻作品采写 采写四篇新闻作品 1. 昆明2月22日电 (记者木胜玉)2013年2月22日5时43分39.88秒,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境内发生4.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6.7°,东经100.8°(永胜县羊坪乡),震源深度14公里,距永胜县城7.8公里,永胜县城震感强烈。 地震发生后,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副省长尹建业立即作出批示,要求省民政厅、丽江市政府迅速核实灾情,相关部门密切关注震情,强化监测研判和预警,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准备。 2.广州将出台“国五条”落地细则。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等“国五条”措施备受关注。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对记者表示,广州将严格贯彻落实“国五条”,坚持房地产调控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延续性,采取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切实稳定房价。 3.诗人雷抒雁告别式21日举行 临终仍称赞莫言。 著名诗人雷抒雁遗体告别仪式21日上午举行。鲁迅 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白描称,雷抒雁的离开,给当代中国诗坛留下了巨大空缺。 当代杰出诗人、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雷抒雁,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2月14日凌晨在北京去世,享年71岁。21日上午,雷抒雁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 4.【河源地震已造成3间房屋倒塌暂无人员伤亡】据河源市政府消息,22日,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锡场镇发生的4.8级地震。截至22日下午14点,地震造成锡场镇新岛村3间瓦房 倒塌,部分房屋出现裂缝,但尚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河源火车站部分晚点,大批旅客暂时滞留在火车站。

文档评论(0)

158****6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