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质的研究进展-舌质.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舌质的研究进展|舌质    中图分类号:R24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1-0093-02       《临症验舌法》中说:“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由此可见舌诊在诊病、治病中的重要性。本文重点综述舌质在诊病中的研究进展。   1 舌质的定义及形成    正常的淡红色舌质是由于黏膜下层及肌层中血管的血运丰富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其上面一层白色带有角化的黏膜面而形成淡红色。根本原因是血供丰富,舌深动脉分支多达25支左右,既有大量微血管相互吻合成稠密的血管丛,又有与颏下动脉等诸多吻合[1]。蕈状乳头内部微循环的改变是舌质变化的主要因素。蕈状乳头高0.5 cm~1.5 cm,主要位于舌尖及舌边,其余分散在丝状乳头之间,因乳头上部钝圆,肥大如球,根部细小,形如蕈状而得名。其上皮不角化而透明,故透过上皮隐约可见分布于次级乳头固有膜内的毛细血管,使蕈状乳头在活体舌面上呈红色。虽然机体血红蛋白浓度、血氧分压均可影响舌质颜色,但机体病态下舌质的变化主要还是受舌体血供的多少、微血管的收缩与扩张的影响[2]。   2 诊察舌质的内容及意义    诊察舌质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望舌色:正常人舌色淡红而活泼润泽,不滑不燥。淡白舌主病虚寒或气血两亏;红舌主病实热或虚热;舌色深红称为绛舌,主邪入营血或阴虚火旺;紫舌,湿润者多寒凝血瘀,干枯者属热盛伤津、气血瘀滞;青舌色主寒凝血瘀之重证。望舌形:正常人舌形大小胖瘦适中,无裂纹、齿痕、芒利等情况。舌质的荣枯用于衡量机体正气盛衰,是推测疾病的轻重和预后的依据;舌质坚敛苍老多见于实证,而浮胖娇嫩多见于虚证;胖大舌主病气虚或有水湿痰饮阻滞;舌体肿胀者多心脾有热或酒毒与邪热兼杂;齿痕舌多脾虚或湿盛;瘦薄舌主病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裂纹舌多为阴亏或血虚或脾虚湿浸;镜面舌,提示阴液严重耗损;芒刺舌主阳热亢盛或为血分热盛。望舌态:正常人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不偏不倚。舌强见于热入心包、高热伤津或风痰阻络;舌痿乃热盛津伤或气血具虚;舌颤抖,多由热盛动风、虚风内动、气血两虚、伤津亡阳所致;舌歪斜多由于风夹痰或痰瘀阻滞经络所致,常见于中风;舌短缩,多属危候,或为热极伤阴,或为寒凝筋脉、痰湿内阻;弄舌为心脾有热、热甚动风;吐舌多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3 舌质形成机制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指出舌质颜色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菌状乳头内微血管机能状态的影响。因此,观察菌状乳头内的微血管变化,对于探讨各种舌质的形成机制有很大裨益。淡红舌质的舌尖蕈状乳头微循环图像清晰,微血管丛构形大多呈树枝状,微血管襻的外形完整,血色鲜红,微血流速度较快,流态呈线状。淡白舌菌状乳头内微血管襻的动、静脉臂口径纤细,血色淡红。由于舌乳头内血液充盈不足,一部分毛细血管襻收缩甚至关闭,微血管丛中的管襻数目减少而使舌质更趋淡白。同时,由于血循环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浆蛋白含量低下,血管内的渗透压降低使微血管周围渗出现象明显,组织水肿,微血管图像模糊不清,蕈状乳头横径增大。红绛舌的舌尖微循环特征是:菌状乳头横径较大,微血管丛中的管襻数目增多,管襻动、静脉臂口径粗大,异形血管丛较多,血色鲜红,血管图像清晰,微循环的这些充血变化是红舌形成的机制之一。青紫舌的舌尖微循环障碍最严重,它的微循环变化与红绛舌和淡白舌不同,在微血管丛构形、微血流障碍和微血管周围改变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异形微血管丛、淤血微血管丛、扩张微血管丛增多,血细胞聚集、流速减慢、出血、血色暗红、蕈状乳头横径减小。   4 舌质与疾病    舌质的变化与血液循环及血液的质和量、体液状况、机体生理失调、组织与细胞代谢障碍等有密切关系。如全身机体代偿机能失调或机能不足时,就可能出现气虚的舌象;机体消耗过甚,影响到某些重要物质缺乏时,就出现阴虚的舌象;高度贫血者,舌质淡白、舌乳头萎缩;失水、酸中毒、血液浓缩、缺氧者, 舌质均呈鲜红或紫色;血小板减少,舌面可出现紫斑;恶性贫血可出现光滑舌。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 常见舌质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等阴虚舌象,舌边尖可出现红刺。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红而光亮的舌象。    机体病态时舌质的改变主要是受舌血供的多少、微血管的收缩与扩张的影响。舌质的改变主要反映人体脏腑的虚实、血脉运行的状态,其色泽与舌的血供情况密切相关。近年来诸多学者对舌质与疾病的关系做了较多的研究。有学者发现房颤的舌象动态变化特点为:阵发型房颤病例中淡白舌所占比例

文档评论(0)

y31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